【ESG动态】时创能源(688429.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B,行业排名第384

小微 小微
83558
2024月09月14日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4年7月31日)的ESG评级结果,时创能源(688429.SH)获得B评级(华证指数评级为C起至AAA九档,C为最低档,AAA为其最高一级评级/AA为其第二档),上一期(2024年4月30日)ESG评级为BB。本期ESG评级在552家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384(上一期排名第360)。

【ESG动态】时创能源(688429.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B,行业排名第38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SG动态】时创能源(688429.SH)华证指数ESG最新评级B,行业排名第38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细项得分来看,时创能源E项得分66.14,评级为CCC,行业内排名471/552(E项目评分维度包括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环境友好、环境管理);S项得分81.43,评级为BBB,行业内排名199/552(S项目评分维度包括人力资本、产品责任、供应商、社会贡献);G项得分78.04,评级为BB,行业内排名408/552(G项目评分维度包括股东权益、治理结构、信披质量、治理风险、外部处分、商业道德)。

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证指数”),是一家专业从事指数与指数化投资综合服务的公司,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指数编制行情授权。证券之星成立ESG生态联盟,旨在为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ESG研究与评级机构等搭建沟通与交流平台,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认同的ESG管理体系。

【ESG小知识】ESG中S维度包含哪些内容?社会(S):关注企业对待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和社会的方式,包括劳工权利、多样性和包容性、社区投入、安全和健康等方面。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

小微 小微
51920
2024-01-30
(原标题: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周五,司美格鲁肽原研厂商诺和诺德宣布,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商品名诺和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国内乃至全球目前为止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此次口服司美格鲁肽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并不涉及减重适应症,但在前期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的“减肥神针”光环加持下,口服药获批仍然引爆了A股减肥概念股。1月29日,A股减肥概念股集体拉升,截至收盘,昊帆生物、常山药业、诺泰生物、丽珠集团等个股逆势收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口服药获批,产业链获益几何?这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口服司美格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注射剂有何区别、是否能用来减肥?二是口服药的市场有多大?三是口服药的产业链和注射剂的产业链有什么不同,原料药是否也供不应求? 目前只获批用于降糖 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实际使用中被大量用于减肥,但此次获批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并不是“减肥神针”的“口服版本”。目前该药在国内只获批用于降糖,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 就算是只获批用于降糖,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获批也意义重大。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诺和忻有望引领中国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新标准,标志着国内GLP-1RA类药物将进入口服时代。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获批的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但单独服用后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患者的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合并代谢异常疾病。诺和忻的全球系列3期临床研究(PIONEER)覆盖了2型糖尿病的全程管理,验证了司美格鲁肽片在多种治疗背景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诺和诺德官网表示,研究证实,口服司美格鲁肽片除能有效降糖外,还具备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能力。其中,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忻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最高达92.3%。在OASIS1试验中,口服司美格鲁肽50毫克在肥胖症和超重患者中实现了17.4%的减重,约18.3千克。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减重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只是临床数据初步验证了其具备减重效果,但并发症还不明朗,全球范围内均未获批上市,专家提醒患者“切不可盲目超适应症用药”。 在降糖方面,市场空间也不小。据统计,中国约有1.4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药融合云数据库统计,2021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销售额已达575.71亿元。有预测数据表示,未来中国的降糖药市场有望突破1000亿元。 此前,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已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之后相继在欧洲和日本陆续上市。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约为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而包括注射剂在内,2023年三季报,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已突破1000亿元,成为当下“最闪亮”的现象级单品。 产业链有望扩容 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的获批,标志着中国GLP-1RA类药物进入口服时代。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预计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上市销售后,将进一步增大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GLP-1多肽类药物销售规模迅速扩张。从国内GLP-1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样本医院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市场份额达到38%。有预测数据表明,2022年GLP-1整体销售额达60亿元。 降糖不是多肽类药物的终极目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GLP-1药物,核心布局的适应症市场为减重。而减重方面,目前已经有二十余家企业的GLP-1药物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阶段,此外还有多款药物处在临床前阶段。 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仿制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上市;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经进入NDA阶段。此外,信达生物的IBI362、先为达生物的XW003注射液、礼来的Orforglipron胶囊、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已经进入3期临床。 尽管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在降糖、减重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但注射剂仍然不够便捷。口服药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胃肠道低pH值、蛋白水解酶活性问题而导致其还未发挥效果就在胃中被降解的难题。为此,诺和诺德在口服药中创新性地加入了“SNAC吸收促进剂”。 SNAC是目前最先进的肠渗透促进剂,被广泛用作口服药物制剂的递送剂。SNAC与司美格鲁肽共同使用可减少胃蛋白酶对司美格鲁肽分子的降解,SNAC的促吸收作用可将口服给药途径的司美格鲁肽分子生物利用度提高约100倍,促进司美格鲁肽在胃内吸收,使得口服给药后的司美格鲁肽生物利用度大大增加。 有券商研报指出,口服司美格...
商业模式为什么重要?好的商业模式特征有哪些

商业模式为什么重要?好的商业模式特征有哪些

小微 小微
63957
2024-02-14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那么为什么商业模式如此重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又有哪些特征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业模式为什么重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业模式是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和核心要素之一。商业模式不仅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方式,还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因此,商业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首先商业模式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通过设计合适的商业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确定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商业模式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提高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其次,商业模式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商业模式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销售渠道、营销策略、客户关系等方面,通过合理的组合和配合,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商业模式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往往伴随着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此外,企业生存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获取利润。企业因为能够创造价值而具备存在的合理性,价值的实现和创造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核心和目标。所以,从本质上看,商业模式就是一种价值转换机制。 好的商业模式有哪些特征 那么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有哪些特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商业模式是什么?通俗的来说商业模式就是一种赚钱的方式。简单的来说商业模式就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称之为商业模式。 因此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第一大特征就是能够持续盈利。好的商业模式要能够持续不断地创造价值,获得必要的经济回报。企业创造的价值也要能够在各个参与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保障企业有足够的盈利进行再投入,能够持续地经营。企业要平衡客户、股东、员工、供应商等利益方的价值分配,商业模式运营才能够有充足的动力。 第二是难以被模仿。比如,很多企业在学习海底捞的管理,但是很难成功,海底捞对于基层员工的高度授权及透明化管理,一般的企业都难以做到;再如戴尔的直销模式,人人都知道其如何运作,也都知道戴尔公司是直销的标杆,但很难复制戴尔的模式,原因在于“直销”的背后,是一整套完整的、极难复制的资源和生产流程。 第三是有差异化优势。要么是差异化的产品,与众不同;要么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价格更加便宜。这种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产品、新的服务或者新思想,经常是产品和服务独特的组合。比如苹果提供一种极致的手机产品及服务,微信提供一种不可替代的熟人社交网络;沃尔玛则提供低廉的日用品,帮助客户节省开支,茅台提供一种独特口味的白酒,具有成瘾性 第四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你的商业模式存在的时段很短,没有后续的持续发展,也必然成不了大器。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不是靠抓住偶然的机会,而是需要从最开始就找到他的核心逻辑,从而完善商业模式,长久的发展下去。...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

小微 小微
55276
2024-02-20
(原标题:收评:沪指缩量涨0.42%,医药、券商板块拉升,Sora概念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2月20日,沪指午后拉升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尾盘止跌回升,北证50指数涨超2%;两市成交额有所萎缩,北向资金盘中大幅流出,尾盘积极进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0.42%报2922.73点,深成指微涨0.04%报8905.96点,创业板指微跌0.01%报1746.18点,北证50指数涨2.03%;两市合计成交7895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1.23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看,传媒、医药板块涨幅居前,券商、地产、零售、汽车、银行等板块上扬,Sora概念再度爆发,减肥药、短剧游戏概念等活跃。 华安证券指出,节前反弹情绪浓烈,带动成交额连续破万亿,且节日期间各种超预期亮点频现,节后市场有望延续反弹。因此配置思路上,短期则把握住市场反弹窗口寻找弹性大的品种,即前期超跌或涨幅较小且近期存在催化剂的行业(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较高的方向);中长期则把握确定性方向和景气方向,建议关注基建开工的优势方向和出口高景气的方向。具体可关注三条主线:第一个配置主线是继续把握反弹情绪的窗口期,寻找前期跌幅大且尤其是近期出现催化剂的行业;第二个配置主线是具备催化同时又具备强周期规律性的基建开工优势领域;第三个配置主线是出口景气方向。主要包括前期超跌已经跌至区间下限,而又景气向好的汽车及零部件,以及业绩支撑的家用电器。...
收评:沪指涨1.27%七连阳,煤炭、石油等板块拉升,国资云概念亮眼

收评:沪指涨1.27%七连阳,煤炭、石油等板块拉升,国资云概念亮眼

小微 小微
66943
2024-02-22
(原标题:收评:沪指涨1.27%七连阳,煤炭、石油等板块拉升,国资云概念亮眼)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22日,沪指早盘探底回升,午后涨超1%,深成指、创业板指均上扬;两市成交额有所萎缩,北向资金午后积极进场,全日净买入近4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1.27%报2988.36点,实现七连阳,深成指涨0.76%报9043.75点,创业板指涨0.31%报1757.87点;两市合计成交8224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36.9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盘面上看,两市近4600股飘红,煤炭、石油、传媒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旅游、汽车、医药、券商等板块上扬;国资云、算力、云计算概念等活跃。 方正证券指出,目前市场仍以反弹修复为主,强反转尚未到来。但当前位置或已计入了大部分的悲观预期,在仓位调整完毕后有较大的修正和回摆空间。市场整体低估值带来的高赔率仍在持续,但当前位置胜率的权重仍然大于赔率,整体趋势的好转仍需要时间、契机以及数据确认,因此磨底过程中建议深入结构挖掘行业宽度。 国盛证券表示,随着近期市场情绪的快速修复,沪指一鼓作气逼近3000点,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监管层多措并举,推出“组合拳”有效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为资本市场保驾护航,A股市场春躁行情或已开启。操作上,可梳理部分基本面质地较佳的微盘股,因本轮调整行情带来个股杠杆出清以及错杀机会。...
金融舆情周报: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金融舆情周报: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小微 小微
61332
2024-02-23
一、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2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LPR维持不变 五年期LPR下调至3.95%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2024年首度下调,5年期以上品种大幅下降25个基点,1年期品种保持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保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下调25个基点。 LPR上一次调整要追溯到2023年8月,当时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动。2023年全年,1年期LPR累计下调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为10个基点。 2. 证监会:正常市场交易不干预违法违规坚决打击 据证券时报消息,针对有外媒报道监管部门限制主要机构投资者在开盘、收盘阶段净卖出股票、禁止机构通过股指期货做空A股等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近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依规对个别机构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监管职责的举措,不是限制卖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股市有涨有跌是规律,有买有卖是常态。监管部门对于正常的市场交易不干预,依法保障投资者公平自由交易的权利,对于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打击。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善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依法依规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3.统计局:2024年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4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整体收窄、同比整体延续降势。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1%、0.8%和0.7%,上海上涨0.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1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7%、0.8%、1.2%和1.6%。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6%和0.7%,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2和0.1个百分点。 二、行业观察 1.中小银行、理财子争夺节后资金 龙年开工首日,已有理财子公司强势出击。目前,主流理财子公司基本上都已启动节后产品宣传,力争窗口期。纵观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推荐重点,“稳健”和“中长期”仍是主要策略。具体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推荐理财产品风险级别多为R2,小部分为R3。不少理财子公司的理财产品梯队配有支持单日快赎的零钱理财、封闭期为七日至三年不等的理财产品。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多家中小银行却宣布上调存款利率,争夺节后资金。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小银行上调部分存款利率实属无奈之举。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背景下,上调存款利率会对中小银行负债成本造成一定压力,长期来看并不可持续。 2.瞄准压岁钱理财需求 金融机构力推特色产品 近期部分金融机构已将目光瞄向居民的压岁钱理财需求,推出了包括特色存款、专属理财等产品。如宁德农商银行针对18周岁以下客群推出了“未来鑫”专属存款产品,发行时间自2月18日至4月30日,存款种类有一年、二年、三年期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执行利率为3.05%。 再如招银理财,将现金、短债产品的营业时间升级至“24小时”,使得除夕红包也可享假期收益。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则针对压岁钱推出“迎春款”理财产品,认购期覆盖了春节假期。 3.银行“补血” 同业存单年度发行超25万亿 近日,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近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去年4季度来超万亿地方债和国债快速发行,对银行资金形成了压力,“补血”需求较强,全年来看,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高达25.78万亿,同比增速25.69%。 多数机构认为,随着今年金融化债进程持续,叠加资本新规落地,同业存单供需规模预计仍会保持增长,同业存单收益率整体下行空间有限,短久期同业存单或存有相对价值。 三、公司新闻 1.A股上市银行今年首个稳定股价计划来了,重庆银行抛出2940万元增持方案 春节刚过,就有上市银行再次启动稳定股价措施方案。2月18日晚,重庆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措施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基于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成长价值的认可,该行的第一大股东及董事、高管拟合计增持不低于2940.20万元。 此次不仅是年内首家A股上市银行出台稳定股价方案,也是重庆银行...
2月26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证监会表示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

2月26日证券之星早间消息汇总:证监会表示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

小微 小微
72546
2024-02-26
宏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举措,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和《节约用水条例(草案)》《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 2.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资本市场稽查执法的相关情况。严伯进表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李明表示,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将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精准识别、严厉打击,同时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3.证监会将会同国家发改委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落地,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支持机制。中国证监会网站集中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建议和对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的答复。证监会表示,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落地,推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和提振消费;将创造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力军作用的发挥。 4.最高检近日印发《“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决定自2024年2月至12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有14项重点工作举措,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公司新闻: 1、鸿蒙智行:问界全系车型元宵节单日大定突破1500台。 2、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第二款车型仰望U9上市,售价168万元,该车将在2024年中正式启动交付。仰望U9搭载易四方U型电机,官方称搭配旋变传感器后,识别精度、响应速度将远高于传统超跑。发布会上,仰望方面表示,U9可实现极速309.19km/h,0-100km/h加速2.36秒,0-400米冲刺9.78秒,且拥有不限次数的弹射能力。 3、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议将回购金额增加至4亿元。 4、九强生物:子公司拟取得龙进生物25.21%股权。 5、爱旭股份:投资99.78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6、三一重能:2023年度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21.55%。 7、力芯微:2023年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36.87%。 8、中科飞测:2023年度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090%。 海外要闻: 1.美东时间上周五(2月23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标普续创新高,周线上均录得上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16%,报39,131.53点;标普500指数涨0.03%,报5,088.80点,收盘价双双刷新历史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28%,报15,996.82点。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按市值排列)微软跌0.32%,苹果跌1.00%,英伟达涨0.36%,亚马逊涨0.23%,谷歌C跌0.02%,Meta跌0.43%,特斯拉跌2.76%。 2.伯克希尔哈撒韦2023年Q4净利润375.74亿美元,上年同期盈利180.80亿美元;2023年全年净利润962.23亿美元,市场预期盈利408.21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28.19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2023年营收3644.82亿美元,市场预期3140.8亿美元,上年同期3020.89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第四季度现金储备升至创纪录的1676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表示,2023年使用了大约92亿美元回购股票。 3.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摩根大通CEO戴蒙及其家人在周四(2月22日)通过一系列交易出售了该公司82.2万股股票,总计价值1.5亿美元。戴蒙于去年宣布他将减持公司股票,为其2005年就职以来首次。 4.据知情人士透露,贝佐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将投资类人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 ,以期为人工智能寻找新的应用。知情人士说,同样得到OpenAI和微软支持的该公司将在一轮融资中筹集约6.75亿美元,交易前估值约为20亿美元。贝佐斯通过他的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 LLC承诺投资1亿美元。微软将投资9,500万美元,英伟达和一个亚马逊附属的基金将各提供5,000万美元。...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