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况直击

金发科技2023年净利润3.17亿元下滑84% 绿色石化何时扭亏受关注

金发科技2023年净利润3.17亿元下滑84% 绿色石化何时扭亏受关注

小微 小微
50586
2024-05-17
  中国网财经5月17日讯(记者 刘小菲)近期,金发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41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亿元,同比下降84.1%;扣非后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滑85.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此同时,金发科技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持续走低,2023年分别为12%和0.14%,均为2006年以来新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一季度,金发科技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13.15%和0.33%,同比下滑了1.95个百分点和2.6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5.1亿元和1.0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54%和-65.3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金发科技依然在2023年年报中重申了“聚焦千亿产值的宏伟目标”。不过,金发科技此前曾回复中国网财经表示:千亿产值目标是公司制定的一个长时间的宏伟目标,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都有激励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公司“增收不增利”,有投资者近期提出质疑,金发科技是否存在为完成股权激励,追求销售额忽视利润的情况?对此,金发科技回应称:公司2023年净利润的下滑,主要因为绿色石化业务受行业以及生产装置整体开工率不及预期影响所致。公司正往绿色石化业务减亏的目标努力,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副产品等方式增效,以及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降本。   资料显示,金发科技的绿色石化业务主要通过宁波金发和辽宁金发开展。其中,宁波金发拥有年产120万吨PDH装置和年产80万吨聚丙烯装置;辽宁金发拥有年产60万吨ABS装置、60万吨PDH装置、26万吨丙烯腈装置和10万吨MMA装置。   2023年,绿色石化板块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147.34%,但宁波金发和辽宁金发分别亏损了7.21亿元和11.62亿元。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关系说明会上指出,公司在绿色石化上产生巨大亏损,是不是说明投资领域策略失误?对此,金发科技管理层称:“由于子公司运营时间较短,加之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低谷,绿色石化业务盈利有所承压;从长远角度看,公司通过拓展产业链上游的石化领域,不仅能够确保核心原料的供应安全和品质稳定,也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月份绿色石化板块尚未扭亏但有所好转”,金发科技表示。   与绿色石化板块发展承压不同的是,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收入269.66亿元,同比增长5.14%,毛利率也增长2.26个百分点至23.51%;新材料收入同比增长8.77%,但毛利率下滑了1.06个百分点;医疗健康产品收入下滑74.27%的同时,其毛利率也减少了65.7个百分点。据了解,金发科技医疗健康产品包含口罩、手套等。   金发科技“增收不增利”,也受到持续高企的费用影响。2023年,金发科技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7.73亿元、14.5亿元和19.7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0.33%、20.7%和35.72%。截至2023年底,金发科技的负债总额436.6亿元,资产负债率70.91%,均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 (责任编辑:谭梦桐)...
多氟多拟与圣泰材料合资成立公司生产销售电解液新型添加剂

多氟多拟与圣泰材料合资成立公司生产销售电解液新型添加剂

小微 小微
73354
2024-05-16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记者 刘小菲)多氟多今日盘后发布公告称,与河北圣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圣泰材料”)拟共同投资设立河南氟泰科技有限公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显示,上述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多氟多货币出资1500万元,出资占比75%;圣泰材料货币出资 500 万元,出资占比25%;主要生产销售电解液新型添加剂。   多氟多称,公司与圣泰材料同为新能源材料行业领军型企业,此次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将在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半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实现技术互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打造新能源材料产品矩阵,提升双方服务客户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双方品牌的结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王擎宇)...
钧达股份: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目标10%以上 目前未确定产能建设地点

钧达股份: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目标10%以上 目前未确定产能建设地点

小微 小微
69342
2024-05-16
  中国网财经5月16日讯 在近期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向钧达股份提问,“中东、印度、东南亚,这类地区打造8GW工厂,大概需要多久投产?”对此,钧达股份管理层回复称,公司有计划布局海外产能,目前并未确定海外产能建设地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钧达股份已完成亚洲、欧洲等地区客户开拓,并积极完成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认证。2023年,公司海外销售在营收中的占比从0.29%增至4.69%。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时,钧达股份还提出,2024年,公司将着眼全球光伏市场,持续扩张产能,并加强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客户开发,目标是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10%以上。同时,公司将加强外部合作,积极推动海外高效电池产能建设落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前,为推进海外业务发展,钧达股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责任编辑:王擎宇)...
蓝思科技一季度净利3.09亿元增长379% 毛利率持续下滑

蓝思科技一季度净利3.09亿元增长379% 毛利率持续下滑

小微 小微
68160
2024-05-15
  中国网财经5月15日讯(记者 刘小菲)近期,蓝思科技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98亿元,同比增长57.52%;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379.0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3亿元,同比下滑35.57%。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季度,蓝思科技的毛利率为12.52%,同比下滑3.43个百分点。2023年,蓝思科技的毛利率为16.63%,同比下滑2.58个百分点,创出上市以来新低。   在近期的投资者活动中,蓝思科技管理层被问及“毛利率下滑过快”的原因。公司管理层表示,主要是销售业务的结构发生变化,组装业务的放量拉低了整体水平,结构件保持稳定。对此,公司将通过整机组装业务持续推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保持毛利率的平稳。   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023年,蓝思科技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44.91亿元、30.21亿元和22.4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6.69%、23.42%和14.48%。   分业务看,智能手机与电脑收入449.0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2.4%,其中湘潭蓝思扭亏,并批量组装了多款高端手机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类收入49.98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17%,其中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在2023年内量产,市场份额实现突破;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实现收入31.0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7%,其中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外观、结构、光学等部件在多款高端头显产品实现了深度应用,智能手表相关的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结构件也保持稳健,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不过,蓝思科技上述三项业务2023年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2.41个百分点、4.55个百分点、1.67个百分点。   蓝思科技2023年净利润能够保持较快增长,也离不开费用控制得当。2023年,蓝思科技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下滑了4.79%、6.02%和0.68%,但研发费用增长了10.05%。   蓝思科技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2024年公司的基准目标是归母净利润不低于34.27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将不低于13.4%。   每10股派现3元   基于2023年年报业绩的优异表现,蓝思科技计划“每10股派现3元”,合计分红总额14.82亿元,股息支付率49.06%。据统计,蓝思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金额74.81亿元。   “大方分红”的同时,蓝思科技也在积极融资。2021年,蓝思科技曾通过定增募集资金约150亿元,除部分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分别投向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长沙(二)园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   2022年4月,蓝思科技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2024年4月再度变更,并将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化应用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均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有投资者追问蓝思科技“定增项目一拖再拖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对此,蓝思科技回应称,此延期及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是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结合公司战略规划和实际经营需要,为紧跟市场发展趋势与变化,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持续优化核心财务指标做出的审慎决策。公司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工艺、积极导入工业互联网与自动化、增加自研设备所占比例,优化采购与投资成本,部分募投项目节省了资金投入。同时公司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改造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在满足公司现阶段募投项目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有利于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持续优化核心财务指标。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上海机电拟53亿元购买大股东资产一次性现金付清 上交所追问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上海机电拟53亿元购买大股东资产一次性现金付清 上交所追问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小微 小微
63458
2024-05-15
  中国网财经5月15日讯(记者 刘小菲)上海机电因因购买关联方资产事项收到上交所下发的问询函,要求其补充说明交易必要性、交易标的经营情况、交易估值作价等多方面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14日,上海机电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关联方上海电气、电气香港、电气香港集团合计持有的上海集优铭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集优”)100%股权。此次交易金额为53.18 亿元,付款方式为以公司自有资金一次性全部支付,未设置业绩承诺与补偿。   据悉,上海电气为上海机电控股股东,电气香港为上海电气全资子公司,电气集团香港为上海机电实际控制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上交所要求上海机电结合公司现有业务经营、发展情况、主业发展规划,说明上海集优与公司当前主业发展情况的匹配性、协同性,此次收购的必要性及合理性;此次支付现金金额占上海机电2024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的41.48%,公司需充分说明一次性向关联方支付大额资金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相关安排是否符合商业惯例,是否充分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结合公司在上海集优相关领域资源、经验和管理能力,说明公司对上海集优在业务、人员、治理方面的整合方案,能否实现对其有效控制;结合上述问题及此次交易的具体条款,进一步说明在交易中不设置业绩承诺的原因,并明确公司在本次关联交易中采取的维护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的必要措施。   根据公告,上海集优主营工业紧固件、汽车紧固件、工具、叶片与轴承等工业基础零部件。2020-2023年,上海计优营业收入分别为89.8亿元、95.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2.37亿元,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6.7%,但归母净利润下滑32.09%。   上海机电需说明上海集优的核心竞争力;说明其在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具体原因,是否与行业趋势一致,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并进一步说明交易必要性;此次投资回报的可实现性,是否存在回报保障措施。   公告称,上海集优100%股权评估价值为53.18亿元,评估方法为资产基础法,增值率为22.31%。各业务板块中,叶片板块、轴承板块等4个业务板块均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汽车紧固件板块采用收益法评估,增值率为40.31%。   上交所要求上海机电补充说明对于叶片板块等最终选取资产评估法作为评估方法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对于汽车紧固件板块采取收益法评估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列示收益法具体评估计算过程、相关评估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折现率等;结合上述问题说明本次关联交易的评估价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形,是否有利于保障上市公司利益。 (责任编辑:谭梦桐)...
比亚迪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比亚迪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小微 小微
42785
2024-05-14
比亚迪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 2024-05-14 13:44:29 中国新闻网   比亚迪回应车辆漏电致人住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新网5月14日电 针对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亲属驾驶车辆因电池漏电,导致受伤住院一事,比亚迪方面14日回应中新财经称,关于“触电”传言,从行车记录仪视频可以看到,副驾驶乘客未出现异常情况,车主也可以解开安全带移动,加上车辆有电位均衡的安全设计,漏电监测也没有出现异常,因此,初步排除车辆漏电导致车主病发,不排除车主突发脑溢血导致手脚麻木,误以为触电的可能。事后,车辆也被车主家属正常开走。“我们对车主及其家属深表关切和慰问,同时,也愿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和调查。”(中新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使命即生命”驰骋记系列纪录片首映 212越野车唤醒中国汽车工业辉煌记忆

“使命即生命”驰骋记系列纪录片首映 212越野车唤醒中国汽车工业辉煌记忆

小微 小微
62540
2024-05-13
  中国网财经5月13日讯 近日,“使命即生命”驰骋记系列纪录片——《不二车生》在青岛莱西市举行观影礼。纪录片以一位年轻人的视角回顾其父亲入伍从军的经历,从不理解到最终理解的过程,展现两代人对212越野车的深厚情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驰骋记系列纪录片共包括三集,全系列为公益性质的纪录片。该纪录片结合212越野车风雨六十载的背景,旨在唤起国人的共同记忆,彰显212越野车作为国产硬派越野车鼻祖、中国民族品牌的风采,深刻体现我国汽车工业历经70年发展的辉煌历程。   使命,开创中国越野车“从无到有”的历史   作为中国最经典、最情怀车型之一,212越野车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便肩负使命,到如今更是承载无数人的记忆。纪录片《不二车生》的导演杜波本身就是军人,加之深受父辈影响,怀揣对历史、对军用装备的敬畏心,以212越野车为基点创作出该系列纪录片。   杜波导演在观影礼中介绍道:“我曾经是一名海军,对军人来讲,使用的枪支、车辆、船舰就是我们的第二生命,我们与装备不仅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更像是一生难以磨灭的情感羁绊。同时基于军人‘硬如钢’的特质,我们选择同样拥有该特质的212越野车作为创作素材,形成精神和情感的高度契合。”   事实证明,优质的品牌经得起时间的打磨,更经得起市场的考验。212越野车是我国第一代军用越野指挥车,开创中国越野车“从无到有”的历史,并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主力公务用车。   某汽车产业分析师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212越野车是历经岁月沉淀的传奇品牌。据权威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SUV、越野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技术革新层出不穷,212越野车依然凭借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和卓越性能,在细分市场中稳居一席之地。在越野爱好者群体中,212越野车的品牌忠诚度高达惊人的85%以上,足见其在大众心目中的无可替代地位。”   跨越六十年使命之路,212越野车被赋予“传奇”“伟大”“历史的见证者”等更多含义,它同样是硬派越野基因的铸造者,也是征服未知的挑战者。杜波导演在观影礼中表示,212越野车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透露道:“驰骋记系列纪录片还将陆续推出两集,第二集将聚焦于传承与奉献,深入挖掘212越野车的历史传承。最后一集将以激情与梦想为主题,展现充满活力的青春,唤起国人对212越野车共同记忆,回望我国汽车工业70年来发展的辉煌历程。”   生命,传承硬派越野车“长期主义”的精神   如果说开创中国越野车“从无到有”的历史是212越野车的使命,那么传承硬派越野车“长期主义”的精神便是其生命与内核。   面对产品庞杂、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汽车市场,212越野车坚守硬派越野的品牌文化,持续践行长期主义精神,真正将技术与产品一脉相承。中国网财经记者在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汽车博物馆中了解到,212越野车背后是北京汽车制造厂董事长陆付军提出“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一起伟大”精神。   纵观212越野车所处赛道的关键技术,非承载式车身和分时四驱系统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它们在全球硬派越野车系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硬派越野车型高于寻常SUV的通过性和越野能力也在百余年发展中不断进化。   随着中国硬派越野车在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提升,其逐渐具备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能力与潜力。尽管市场千变万化,但越野车所代表的粗犷、强悍、不屈、挑战的气质始终如一,加之212越野车等华系硬派越野崛起,对新一代越野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行业角度来看,上述汽车产业分析师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212越野车所处的国内硬派越野车市场最近3年销量在20万-25万辆之间,渗透率为1%-1.3%,属于较为小众的细分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2008-2016年,越野车市场从5.8万辆扩容至31.2万辆,CAGR为24%,主要是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由需求端拉动的行业增长。到2017-2020年,双积分政策、国VI标准开始分阶段实施等原因导致供给端受限,市场规模呈收缩态势。   历经重重压力,212越野车秉着传承硬派越野车“长期主义”的精神,迎来了越野车细分市场的曙光,进入稳定增长的上升通道。研报显示,随着越野文化的蓬勃发展,叠加新能源对越野车的赋能,2025年国内越野车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达到8%-13%,形成稳定高质量增长。   另据太平洋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我国汽车出口持续景气,助力硬派越野市场销量增长。2002年,我国全年汽车出口仅有2万辆;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位居日本、德国之后;2022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311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伴随国外越野及露营文化兴起,叠加国内企业产品...
晶华微2023年盈转亏 “三费”支出均大幅增长

晶华微2023年盈转亏 “三费”支出均大幅增长

小微 小微
51634
2024-05-11
  中国网财经5月11日讯 近日,晶华微发布2023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14.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5.10万元,同比下降191.98%;扣非净利润-3510.21万元,同比下降446.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2.90%至3679.83万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晶华微2023年报   针对业绩表现,晶华微在年报中表示,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调整营销策略,持续提高出货数量,全年芯片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4.83%。利润下滑则因为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半导体行业仍处在下行周期,国内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净利下降。   费用方面,期内,公司销售费用1033.98万元,同比增长60.10%;管理费用2287.24万元,同比增长33.53%;研发费用7876.82万元,同比增长64.58%;财务费用则因利息收入增加有所下滑。   目前,晶华微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2023年,公司医疗健康 SoC 芯片实现收入6633.70万元,同比下降1.95%;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获得收入5815.22万元,同比增长40.80%;智能感知SoC芯片的收入为221.39万元,同比增长64.88%。   需要指出的是,同期,上述三大业务的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分别降至49.44%、80.07%和48.14%。 (责任编辑:王晨曦)...
凯普生物一季度亏损1435.5万元 应收账款超20亿元坏账风险受关注

凯普生物一季度亏损1435.5万元 应收账款超20亿元坏账风险受关注

小微 小微
53110
2024-05-11
  中国网财经5月11日讯 上市7年后,凯普生物交出了首份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单”。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凯普生物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凯普生物期内营业收入为11.04亿元,同比下降80.27%;对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91.86%;扣非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下降93.47%。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年一季度,凯普生物业绩仍未回暖。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下降39.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5.5万元,同比下降121.96%,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转亏至1595.9万元,同比下降126.62%,经营性现金流金额转负至0.64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近期召开的业绩会上,有投资者向开普生物提问“如何改善业绩”。对此,凯普生物管理层表示:季度经营情况请届时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公司管理层将围绕年度经营规划,做好经营管理,力争创造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凯普生物还表示:“因行业需求变化,公司医学检验业务2023年度出现亏损,影响公司整体业绩表现。2024年度公司将持续推进核酸99战略,加快研发创新与新产品上市与拓展,持续推进‘凯普B53核酸远程战略服务方案’,推进宫颈癌筛查等肿瘤筛查业务拓展,加快医学检验和检验检测业务拓展。因医学实验室整体固定支出成本较高,2024年度公司将加快实验室大业务拓展,提升业务收入规模,减少其亏损幅度,逐步提升实验室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   同时,凯普生物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和伴随产生的坏账风险也引发关注。据了解,公司截至2024年一季度应收账款为21.44亿元,扣除坏账准备3.13亿元的应收账款净额为18.31亿元。此前年报显示,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2.1亿元,其中因公共卫生事件形成的核酸检测应收账款为15.5亿元,常规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为6.57亿元,目前已坏账计提3.23亿元。   针对坏账计提及风险,凯普生物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应收账款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坏账准备,公司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同行基本一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5%;1至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10.00%;2至3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30.00%;3至4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50.00%;5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为100%;对风险大的应收款进行单独减值测试并确认坏账准备。   在业绩会上,凯普生物也对应收账款的走高做出解释,称过去几年公司助力应急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各地政府及公立医疗机构欠款,2023年度应收款回收不达公司预期。公司应收账款绝大多数为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的欠款。   凯普生物也透露,因为2023年度各地政府回款不及预期,但为确保公司有较充足的现金流,公司将根据现金储备情况做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建设管理和对外投资节奏,已调整了广东康和医院和凯普医学科学园的项目建设进度,决定在收回大部分应收账款后,才正式全面按原计划动工,以此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业绩“跌跌不休”的凯普生物近期完成了回购,累计回购股票数量为44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9%,成交总金额3010.08万元(含交易费用)。 (责任编辑:王晨曦)...
艾比森2023年净利增长超55%;成本增速同行最高 百亿签单目标能否实现受关注

艾比森2023年净利增长超55%;成本增速同行最高 百亿签单目标能否实现受关注

小微 小微
69518
2024-05-10
  中国网财经5月10日讯(记者 刘小菲)受益于海外市场的高增长,艾比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报告。2023年,艾比森实现营业收入40.06亿元,同比增长4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55.5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年报中,艾比森罗列了5家竞争对手,分别是利亚德、奥拓电子、联建光电、雷曼光电和洲明科技。对比发现,2023年营收增速最大的是艾比森,不过,其净利润增速远低于洲明科技和联建光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6家公司中,2023年艾比森的营业成本增速最快。2023年,艾比森的营业成本为28.22亿元,同比增长了47%,洲明科技、雷曼光电营业成本增速为个位数,其余3家公司该项数据则是“下滑”状态。   年报显示,艾比森2023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5.31亿元、1.78亿元和1.6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3.49%、36.15%和33.78%。   2024年一季度,艾比森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依然大幅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利润表现。数据显示,一季度艾比森实现营业收入约8.6亿元,同比增长2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96.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28%。   艾比森年报提到,公司2023年含税签单约53亿元,同比增长约51%。根据艾比森此前制定的三年(2023-2025)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公司力争2024年实现签单80亿元,2025年实现签单100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利率环境、经济环境和行业增长空间来说,未来1-2年是个平台期,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突破。在股吧里,甚至有投资者指出艾比森的“百亿目标”可能是“画饼”行为。对此观点,艾比森有何回应?百亿目标制定是否有依据?中国网财经记者曾试图采访艾比森,但截至发稿没有回应。   艾比森收入的高增长,离不开海外市场的贡献。继2022年增长76%之后,艾比森海外市场2023年的营收再度增长46%,达到25.7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64.3%。   不过,亚洲(中国以外)和欧洲的毛利率分别为32.54%和31.79%,分别下滑了2.17个百分点和3.75个百分点;北美洲市场的毛利率为46.32%,同比增长了2.35个百分点。   在近期的举行投资者活动中,有投资者向艾比森提问,行利亚德也在加强出海,是否会出现竞争激烈导致公司毛利下降,海外达不到预期?对此,艾比森回应称, 公司从2005年开启海外市场征程,已经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约6000家的渠道合作网络,同时行业首创ACE工程师培训项目,累计培养了约3000位ACE认证服务工程师,形成了艾比森独特的海外市场竞争能力。   除LED应用产品主营业务外,艾比森还在2023年投资设立新公司开始涉足新能源业务。据悉,艾比森新能源业务主体主要从事新能源储能业务,专注于家庭储能和工商业储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艾比森的储能设备收入379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0.09%。   2023年以来,在政策东风下,多家上市公司切入储能赛道。艾比森此次跨界储能,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及人才储备开展储能业务备受关注,西部证券、开源证券、长城证券等机构都在研报中提示了储能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相关风险。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储能业务与LED显示的商业模型类似,艾比森储能业务有望受益于新能源市场需求释放,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有关艾比森百亿目标及储能业务发展,中国网财经将继续保持关注。 (责任编辑:王晨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