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

小微 小微
65144
2024月05月08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对此,我们应从多方面深刻认识并综合把握,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引发一次次产业革命。伴随每一次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都充分显现和释放。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但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对原创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产要素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有赖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从劳动者维度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需求更大,迫切需要打造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从劳动资料维度看,数字技术使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极大丰富。在技术层面应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加快补齐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短板,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层面需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在基础设施层面要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从劳动对象维度看,科技进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和领域发生了极大变化。当今时代,数据已成为重要生产要素,需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推进数据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实现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从生产要素的组合看,必须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显著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的突破性创新表现出很强的产业联动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各国纷纷建立高效的体制机制,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使技术创新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我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间协同、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的综合效应,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催生新质生产力。

制度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强保障。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需深化深层次改革,完善制度环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形成关于重大技术合作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在创新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科技供给、创新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共同发挥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国有益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同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冠君】

【责任编辑:赵秋玥】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英伟达入局,人形机器人成科技巨头竞逐“新战场”

英伟达入局,人形机器人成科技巨头竞逐“新战场”

小微 小微
59779
2024-03-26
英伟达入局,人形机器人成科技巨头竞逐“新战场” 2024-03-26 13:32: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英伟达入局,人形机器人成科技巨头竞逐“新战场” 2024-03-26 13:32: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英伟达入局,人形机器人成科技巨头竞逐“新战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火热的人形机器人赛道,再添重磅玩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国时间3月18日,英伟达CEO黄仁勋穿着熟悉的皮衣,现身英伟达2024GPU技术大会(GTC),在两小时的主题演讲里,他拿出了备受期待的新一代架构Blackwell GPU超级芯片,但压轴登场的,是九款人形机器人,搭载英伟达芯片的迪士尼小型机器人Orange和Green还作为特别嘉宾,和黄仁勋互动。   大会上,英伟达宣布推出多模态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作为机器人大脑,支撑机器人学习技能、完成任务。同时,英伟达还发布了新款机器人SoC(系统级芯片)Jetson Thor,以支持包括前述GR00T模型在内的生成式AI模型。   “开发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是当今AI领域中最令人兴奋的课题之一,”黄仁勋说道。   事实上,英伟达仅是众多进军人形机器人的科技巨头之一。特斯拉紧锣密鼓研发人形机器人“擎天柱”, OpenAI、微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大手笔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亚马逊旗下的Agility Robotics专门为量产人形机器人打造超级工厂……   科技圈似乎释放出下一个风口的信号――机器人的变革时代,正在靠近。   豪赌“下一波浪潮”   过去几年,“前景一片光明,现实一地鸡毛”是全球不少机器人公司的真实写照。现代机器人之父Rodney Brooks创办的Rethink、家庭社交机器人鼻祖Jibo、AI机器人玩具明星公司Anki,都因为难以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研发投入过大资金链断裂而接连倒闭。即使能在行业的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也不时面临生存危机――全球机器人龙头波士顿动力,曾因经营困难三次卖身;有着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之称的优必选,其创始人也一度陷入卖房卖车、刷卡透支来发工资的窘境。   自2012年掀起的一波机器人热潮,到2019年前后开始降温,科技故事回归商业本质。   但从去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又成为各大科技公司、资本圈竞相追逐的宠儿。美国人形机器人创企Figure,2023年5月和2024年2月先后完成两轮融资,一年时间不到融资总额已经达到7.54亿美元(折合约54.26亿人民币),背后更有微软、OpenAI、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的资金、技术“撑腰”。来自挪威的机器人制造商 1X technologies,在2023年5月完成由OpenAI领投的2350万美元A2轮融资,又在2024年1月完成金额达1亿美元的B轮融资。PitchBook数据显示,尽管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风投融资额仅相当于2018年的四分之一,但投资数量增长迅猛,基本和2018年持平。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也感受到了行业热度的变化。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从事研究的具身智能曾是人工智能里相对小众的领域,之前经常要和别人解释自己在做什么会很难,但现在他再遇到投资人朋友,对方已经和企业CEO、高校教师有过交流,他就不用再费时间科普一番。   许华哲看来,近期人形机器人的热度走高,主要源于几大技术变量的推动:首先是底层硬件成本下降,以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spot为例,每台售价折合人民币要几十万,但国产品牌的机器狗价格已经降到8000多元;其次,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的成熟度提高,终于能应用到机器人领域;再者,大模型快速迭代,也在拓宽机器人的智能化边界。   因而,这两年兴起的人形机器人,能煮咖啡、会搬重物,甚至可以做家务,展现出和以往机器人只能重复单一操作不同的一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是通用化,但现在发展最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就是为专门场景定制的,比如要把物料从工厂A点搬运到B点,机器人公司一般会设计轮式机器人和固定动线,但如果搬运完后还要执行安装、检查之类的操作,就需要机器人具备能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通用能力。”国金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而人形则是通用机器人的最佳载体,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人类已构建的物理世界,参与人类生活、生产,另一方面,就像大模型需要海量数据投喂才能达到涌现、顿悟,机器人同样需要海量数据训练才能“开窍”,人类过去产生的大量生产和生活数据也能反哺给机器人。   大模型等AI技术的加持下,人形机器人逐渐看到通用化的曙光。1X创建的EVE人形机器人...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两会聚焦这些科技“热词”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两会聚焦这些科技“热词”

小微 小微
58904
2024-03-07
(原标题: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两会聚焦这些科技“热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领域总是集聚各种热门话题吸引众多关注,今年也不例外。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其中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科技热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众多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们感到振奋。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t表示,此次“人工智能+”上升到行动层面,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自己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创业者,更加责无旁贷。 事实上,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据安全、科技人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与科技和创新相关的话题在今年两会期间持续受到关注和热议,包括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知乎创始人周源等在内的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们也分别基于自身的行业观察带来相关建议或提案。 01 “发展新质生产力”成首要任务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这一概念继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可以说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围绕新质生产力,众多科技从业者从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多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要素集成和能力组合,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四方面来实现。 李东生强调,科技创新是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在基础材料、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及工业软件等领域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企业必须要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这既是一场加速跑,又是政产学研用各环节深度融合的接力赛。”谈及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表示,“科技成果只有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贾少谦看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市场需求。为此,他建议,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设立激光显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急需目标加快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更有力地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在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CEO周源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的科技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等。 周源在《关于以高质量技能人才供给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提案》中建议,明确功能定位,健全“新职人”群体终身职业技能提升机制;强化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载体;突出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在线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新范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亦将为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机会,”科尔尼管理咨询合伙人周鹏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当前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涌现出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经济两大机遇。对于制造类外资企业,智能制造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供应链。同时,绿色低碳经济领域也提供可再生能源和减碳解决方案等机遇。这些共同点构成外企在华增长战略的核心。 02 开启“人工智能+”行动 从2023年的ChatGPT到2024年初火爆的Sora,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通用人工智能...
3月27日玉米淀粉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玉米淀粉期货后市或将延续震荡调整态势

3月27日玉米淀粉期货持仓龙虎榜分析:玉米淀粉期货后市或将延续震荡调整态势

小微 小微
64561
2024-03-27
3月27日,盘面走低,主力合约收报2831.00元/吨,跌幅0.53%,日内环比增仓2534.00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前20名持仓数据来看:合约多单持仓143,584手,空单持仓121,376手,净持仓为22208手,处于净多头状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期货多头持仓龙虎榜:其中国投安信、、大有期货明显增仓,分别增仓1,755手,1,711手和1,461手;东证期货、、华泰期货明显减仓1,137手、955手、725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淀粉期货空头持仓龙虎榜:中信期货增仓884手,中金财富增仓776手,增仓609手;国泰君安、、分别减仓2,215手、1,042手、356手。 综合来看,据玉米淀粉期货主力持仓龙虎榜数据显示,多空双方均呈进场态势,多方进场情绪强于空方。其中国投安信进行空转多操作,减持14手空单的同时增持了1,755手多单,或表明其看涨后市。 3月27日玉米淀粉期货主力持仓龙虎榜数据一览表 名次 会员简称 持买单量 增减 会员简称 持卖单量 增减 1 中信期货 19,952 -955 中信期货 19,660 884 2 国贸期货 14,115 1,711 国泰君安 15,851 -2,215 3 东证期货 13,953 -1,137 银河期货 9,605 -1,042 4 国泰君安 12,951 -128 华泰期货 9,091 396 5 国投安信 11,626 1,755 浙商期货 8,075 -356 6 9,917 274 国贸期货 5,916 49 7 9,082 344 方正中期 5,755 -126 8 大有期货 7,532 1,461 4,555 321 9 华泰期货 5,868 -725 4,412 250 10 5,799 -469 4,323 -94 11 5,526 -221 中金财富 4,277 776 12 东吴期货 3,646 -11 国投安信 4,217 -14 13 3,594 141 永安期货 4,133 436 14 中信建投 3,503 -177 东证期货 4,021 252 15 3,177 86 中泰期货 3,154 105 16 2,994 21 一德期货 3,065 6 17 2,764 -51 2,907 407 18 中粮期货 2,739 -45 瑞达期货 2,842 -296 19 方正中期 2,683 -26 海证期货 2,802 609 20 光大期货 2,163 224 中融汇信 2,715 572 总计   143,584 2,072   121,376 920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药好药上市速度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药好药上市速度

小微 小微
59007
2024-03-27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药好药上市速度 2024-03-27 16:44:41 中新经纬 ˂!--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药好药上市速度 2024-03-27 16:44:41 中新经纬 --˃   中新经纬3月27日电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27日消息,3月26日至27日,2024年全国药品注册管理和药品上市后监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按照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指出,2023年,全系统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有力服务医药经济回升向好,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扎实成效。各级药品监管部门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新药创制再创新高;加大药品上市后监管力度,守住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底线;强化监管体系能力建设,推进药监工作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药品研发、生产、经营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重构,药品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型,药品监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全面加强日常监管,全面压实各方责任,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做好上市后药品风险监测,打好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攻坚战”;二是优化创新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快新药好药上市速度,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打好加快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攻坚战”;三是强化专业机构能力建设,持续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汇聚全国监管协同合力,打好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攻坚战”。(中新经纬APP) ˂!--(编辑:熊思怡)--˃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三孚新科: 三孚新科在铜缆及其配件的表面处理方面有技术储备,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孚新科: 三孚新科在铜缆及其配件的表面处理方面有技术储备,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小微 小微
76060
2024-03-27
证券之星消息,三孚新科(688359)03月2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资者:之前关注到公司控股江西博泉和伊帕思合作深度研发FCBGA封装用ABF载板用积层胶膜和电镀药水,目前情况如何;江西博泉目前在半导体国产替代化学药品和技术相关储备如何,是否已经有成熟的订单?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江西博泉与伊帕思与今年1月份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IC载板基材积层胶膜领域、特化品电镀药水领域等进行技术合作、研发应用,实现合作共赢,为提高国内FCBGA封装用ABF载板国产化贡献力量,目前仍在研发测试阶段。江西博泉是国内知名的PCB专用化学品供应商,主要从事PCB专用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应用于脉冲镀铜、填孔镀铜、载板填孔镀铜、高纵横比直流电镀铜、黑影等PCB及载板铜面电镀工艺所需电子化学品的研发及生产,关于半导体国产替代化学药品和技术的储备,我们一直在积极研究和准备。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公司目前符合铜箔湿法一步法和两步法水电镀设备交付状况如何,客户反馈情况如何,是否已经产生营收和利润?今年关于这两项设备的量产和交付的计划是怎样的?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线速10米/分钟“两步法”复合铜箔水电镀生产设备已经在2家客户完成了安装测试,并顺利进入打样生产阶段;同时,公司的线速10米/分钟“一步法”复合铜箔生产设备首台套量产线也已经在内部组装完成,并进入调试测试阶段。产生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具体情况请关注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订单情况,逐步增加生产规模,提高产能。目前,公司已经具备10-20台/月的产能,并且正逐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近日,英伟达发布的GB200显卡有用到高速铜缆,其中分有源铜缆DAC和无源铜缆AAC,作为国内电子化学品中为数不多的铜相关公司,请问公司是否有电子化学品在此领域使用,以及目前主要供应的下游企业和供货情况如何?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三孚新科在铜缆及其配件的表面处理方面有技术储备,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正和下游客户沟通技术合作事宜。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今年以来铜价持续上涨,公司一直以来扎根铜电镀领域和相关化学电子品研发和相关设备研发制造领域,面对铜的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未来可能得长时间在高位震荡,请问对于公司整个产业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后续影响;是否会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由于铜的成本在我们公司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并且我们提供的化学品并非下游客户主要产品成本的主要来源,却是影响客户产品的核心要素,因此公司受影响有限;然而,铜价的上涨将加剧下游PCB、传统铜箔等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下游PCB、传统铜箔等制造企业将更加关注降本增效,有利于加速公司PCB电子化学品进口替代及“减铜代铜”新工艺的应用,对公司相关产品技术的推广将起到积极作用。为了减轻下游及终端客户的成本压力,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在PP、PI、PET复合铜箔领域,公司目前已向客户提供专用的复合铜箔化学品及生产设备,通过合理的材料配比和工艺优化,能够大幅减少铜材成本,从而帮助下游客户乃至终端电池厂商有效应对铜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在PCB、LED领域,公司创新的中低温铝代铜连续镀工艺能够通过电镀方式在铝箔或覆铝软板表面镀上薄铜层,形成铝基铜箔或铝基软板,实现了以“铜铝结合”的方案对传统“全铜”方案的替代,减少了铜金属的耗用,进而节约下游客户铜材成本。因此,随着铜价的上涨,公司的产品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公司拥有的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将加速提高公司的业绩,为股东及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原材料价格攀升背景下,多家覆铜板行业厂商通过产品提价传导成本压力,其中,头部大厂建滔积层板板料价格全面调涨。生益科技、超声电子等表示,后续不排除根据市场情;建滔和生益均为公司主要长期客户,在此背景下请问对公司业绩有何影响?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由于铜的成本在我们公司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并且我们提供的化学品并非下游客户主要产品成本的主要来源,却是影响客户产品的核心要素,因此公司受影响有限;然而,随着PCB上游覆铜板供应商等调涨价格,公司下游PCB制造企业的成本将受到冲击,铜价的上涨将加剧下游PCB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相关制造企业将更加关注降本增效,有利于加速公司PCB电子化学品进口替代及“减铜代铜”新工艺的应用,对公司相关产品技术的推广将起到积极作用。在PCB领域,公司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安美特、罗门哈斯、麦德美乐思等国际跨国公司,由于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低于发达国家,使得公司产品成本低于行业国际巨头水平,...
新报告:中国5G连接数将在2024年底达10亿

新报告:中国5G连接数将在2024年底达10亿

小微 小微
76564
2024-03-28
  新华社伦敦3月27日电(记者郭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26日发布报告说,到2024年底,中国一半以上移动连接将使用5G,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是2021年11月20日在武汉拍摄的“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新华社发(伍志尊 摄)   这份名为《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4》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5G连接数将增至16亿,这相当于全球总连接数的近三分之一。  报告指出,2023年移动市场为中国经济贡献约9700亿美元的经济增量。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1万亿美元,其中5G市场将为中国经济贡献近2600亿美元。  报告说,目前中国独立移动用户总数达12.8亿。此外,中国移动互联网使用鸿沟近年来已显著缩小。与2015年相比,中国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数增加了2.9亿,将使用鸿沟从43%缩小至16%。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