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70907
2025-07-01
工人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生产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进刚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浪潮,不仅在加速汽车产品进化,也在深刻重构市场竞争格局。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已达68.8%,创历史新高;而合资品牌市占率跌至31.2%,创出新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凭借成熟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合资品牌曾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权。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以及消费者对电动化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攀升,合资品牌如何加快转型步伐,追赶“中国速度”成为当前热议话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构研发模式 “N7上市50天,大定突破20000台,已交付6000台。”6月16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在公司“Family Day”活动上宣布这一数字。 作为“天演”架构下的首款车型,N7是东风日产全球本土化(GLOCAL)模式下,整合日产和中国本土化技术资源优势,充分聆听中国用户声音,以中国标准设计和依托中国供应链打造的转型力作。周锋告诉记者,凭借超舒适基因和超具竞争力的定价,自4月27日正式上市以来,N7已成为合资新能源赛道的现象级产品。 “未来两年,我们将在中国追加投资100亿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与创新,目标是加速技术迭代和产品落地。”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表示,授权本地团队主导车型开发,使得日产能够大幅缩短研发周期,追赶“中国速度”。 无独有偶,丰田也在采取同样的行动。“未来中国车型的开发决策权将由日本总部放至中国。”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透露,这一变革将以REC(丰田中国研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由最了解中国市场的“现地工程师”担任项目负责人,从源头提升产品对中国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与匹配度。 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对70家会员企业(覆盖整车、Tier1及中小企业)的调研,尽管2024年跨国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在华利润普遍下滑,但几乎所有企业仍保持正向利润。“在这一背景下,近70%的企业明确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加大对华投资,其中超过78%的企业将投资重点聚焦于研发领域,跨国企业在华合作已进入以‘研发2.0’为核心的合资合作2.0时代。”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跨国车企在华发展新路径”主题论坛上表示,追赶“中国速度”是跨国企业在华发展的唯一出路,“这里的‘中国速度’不是指工作时间的强度,而是指在新能源赛道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快速迭代与应用”。 “当前,跨国车企正在加速由‘技术’和‘供应链’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向‘在中国,为世界’的新本土化模式转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跨国车企全球研发和决策中心向中国转移,通过利用中国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基础,结合跨国企业自身产品和品牌等优势,快速作出市场反应和技术创新,能够为其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更好地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 加快营销变革 6月20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数字化与传播部。按照奔驰的计划,新成立数字化与传播部门是为了拥抱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和迅速变化的客户期望;通过充分利用其在客户运营和数字化方面的已有优势,进一步加强品牌在多元触点的客户运营能力,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此前,华晨宝马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平台火山引擎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在汽车营销服务的创新应用,以AI+场景高效产品匹配与购车建议,精确内容引导,全面提升用户购车体验与经销商运营效能。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与字节跳动的再次合作,是我们AI战略在营销服务领域的重要实践,将以技术创新驱动营销模式变革,优化数字化客户旅程,同时赋能经销商伙伴提升运营效率”。 制造业的微笑曲线一端连着研发,另一端连着营销。“消费者并不都了解当前汽车行业和技术,营销很关键。”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坦言,“如何在激烈和浮躁的环境下,既能直白地给我们品牌优势,又能符合国家法规和国际品牌的调性,我们正在深入探索”。 过去几十年,合资车企普遍采用“厂家指导价+经销商终端优惠”的双轨制,主机厂制定建议零售价,经销商根据库存、返利政策及区域竞争自主调节实际售价。这种销售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分散主机厂库存风险、快速渗透区域市场、降低渠道建设成本;弊端则是价格不透明、区域差价大,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低,在新能源汽车和直营模式的冲击下更是显得效率低下。 合资车企传统销售模式必须改变。“过去的一年,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加快营销业务流程的创新和再造,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周锋告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