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
72121
2025-03-19
人形机器人如今以“学徒工”的身份“进厂”,意义何在?魔法原子副总裁魏兵解释,相比传统复合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凭借其拟人的特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和生产线布局,高自由度、类人操作等特性,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产线柔性,降低工厂部署成本。现代工厂的全自动流水线上,机械臂固然能够一丝不苟地对作业对象进行加工或是操作,动作不仅精准,而且效率极高。但是,自动流水线是一个预先设置好的结构化场景,而人形机器人所面对的,则是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的场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千烨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灵巧手。 于量 摄 一股空前的人形机器人热潮正席卷长三角。 2025年央视春晚上,由杭州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H1登台亮相。这群身着花袄的机器人演员在舞台上扭秧歌、转手帕的场面,成为本届春晚的一大记忆点。此后,H1又在央视元宵晚会上“返场”,再度赚足眼球。 作为全球领先的民用机器人企业,“杭州六小龙”之一宇树科技因机器狗爆火出圈,近年来风头无两。而当四脚着地的机器狗变成双腿直立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也与人工智能大模型一道,堪称当下热度最高的两大社会话题。 这股延烧至今的人形机器人热,在2月17日举行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后达到顶点。在这次会议上,宇树科技的“90后”创始人王兴兴出席,并作为企业负责人代表发言。 与民间的狂热相呼应,机器人行业也正准备迎接肉眼可见的新风口。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提法将2024年定义为“人形机器人元年”,而2025年则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内的普遍观点则认为,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规模或将以万为单位。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关键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的战略重点。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重镇,长三角地区亦势必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大策源地。 然而,人形机器人现阶段的实际应用与社会大众朴素的、带有科幻色彩的浪漫想象仍有不小落差。相比租赁市场的火爆,制造业和商业服务等领域对于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提炼。高昂的成本与有限的落地应用场景,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找工作”的最大障碍。 虽然有的机器人正在巡回卖艺,有的机器人已经进厂打工,但是更多尚未下线的机器人仍在等待属于自己的工作机会。 “学徒工” 人形机器人已是当下最新版本的“流量密码”之一,它们频频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商业活动、舞台走秀乃至带货主播的直播间中。在线下,它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引来人群驻足与围观;在线上,它们的任何“才艺展示”也都能得到流量的青睐。 机器人租赁甚至成了热门的新生意:官方定价9.9万元的宇树G1机器人,在二手交易平台的租赁价格最高一度达到每天1.5万元,目前依旧稳定在8000元左右,并且供不应求。 而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对宇树机器人的测评则是一众科技类博主的保留节目。为了博取流量,这些海外博主不惜承受数倍于国内销售价格的溢价,只为搞到一台来自中国的人形机器人,用作拍摄视频的素材。 不过,再旺盛的好奇心终有消失殆尽的时候。大众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期待,不会仅仅停留在看机器人跳舞或是后空翻上,而是会进一步希望,在形态上已经愈发接近人类的人形机器人,也能像人类一样工作——不只是表演,而是参与到实际生产中。 2024年末,数台由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人形机器人MagicBot在苏州吴中区的一家工厂正式上岗。若是用更“拟人”一些的方式来描述,“进厂”的这几台MagicBot暂时还只能算作学徒工。 魔法原子副总裁魏兵告诉记者,目前这批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中主要负责产品检测、物料搬运、零件取放、扫码入库等工作。现阶段,它们的任务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积累数据,从而让它们逐步掌握环境识别、任务决策和任务执行的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在这些工作中的操作成功率达到99.99%的水平。”魏兵说。 事实上,机械臂等更为广义的机器人早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既是如此,人形机器人如今以“学徒工”的身份“进厂”,意义何在? 魏兵解释,相比传统复合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凭借其拟人的特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和生产线布局,高自由度、类人操作等特性,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帮助制造业提高产线柔性,降低工厂部署成本。现代工厂的全自动流水线上,机械臂固然能够一丝不苟地对作业对象进行加工或是操作。动作不仅精准,而且效率极高。但是,自动流水线是一个预先设置好的结构化场景,而人形机器人所面对的,则是半结构化乃至非结构化的场景。 所谓半结构化场景,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工流水线。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看似简单重复,但事实上仍需人类感官的大量介入:“比如在传送带上拿起一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