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劣质灭火器 商家竟笑称越灭火越大

小微 小微
57411
2024月03月15日

在华中地区知名的五金机电市场,很多灭火器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然而,一些商家低廉的报价和他们所说的灭火效果却令人胆战心惊。鼎盛交通设施消防器材批发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你拿30块钱一瓶的,可以给你保证灭不了火的。你越灭火还越大,实话告诉你。”按照国标GB4066-2017干粉灭火剂的规定,ABC干粉灭火剂主要组分为磷酸二氢铵,含量为75%。在这里记者发现,有的店铺售卖的非标灭火器,磷酸二氢铵的含量从75%偷偷降低到50%,甚至降到20%,质量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315曝光劣质灭火器 商家竟笑称越灭火越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8万股东请注意,昔日地产龙头遭立案!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8万股东请注意,昔日地产龙头遭立案!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小微 小微
75915
2024-02-06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高管净增持金额超1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发文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 近期二级市场持续波动,监管部门上下联动,最高检、证监会接连发声,为稳定股市重拳出击。2月4日,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此外,证监会还通报了近三年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情况。 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介绍了过去一年经济犯罪检察条线开展的重点工作和成效及今年重点工作。 2月5日晚,证监会再次发文表示,将加大交易行为监管力度,丰富线索筛查手段,统筹安排专项核查,加强“穿透式”交易监控,运用多维技术手段收集市场情报,会同公安部开展联合研判,发现多起涉嫌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经证监会查明,某违法团伙控制100余个证券账户操纵某股票,利用连续拉抬、对倒交易等手法影响股价,其后又伺机清仓式砸盘出货,导致个股价格盘中闪崩、连续跌停,累计卖出27亿元,非法获利约1.3亿元。 另有某投资机构实控人通过打压股价、低位吸筹、连续拉抬等手法操纵20余只股票价格,导致个股价格快速波动,甚至日内出现“天地板”等极端行情,从中交易非法获利1.4亿元。 某违法分子利用资金优势,动用数亿元在期货交易所众多期货产品频繁虚假报单,制造交易假象,诱骗其他投资者,并借机卖出获利4000余万元。 证监会对于操纵市场恶意做空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同时,告诫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莫要以身试法、火中取栗,否则将“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昔日地产龙头遭证监会立案 2月5日晚,*ST泛海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此前,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资料显示,*ST泛海1994年登陆A股市场,是房地产行业最早一批上市公司。近年来,*ST泛海持续亏损,2021年、2022年更是出现百亿元的亏损;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计亏损276.5亿元。 公司持续的亏损,导致资不抵债,债务逾期。1月31日,公司收到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经查,公司存在多项未及时披露相关债务逾期情况的违规事项,如光大兴陇借款、山东高速借款、英大信托借款、中信信托借款、农发行借款。此外,公司还未按规定披露“18海控01”、“19泛控01”、“19泛控02”、“20泛控01”、“20泛海01”、“20泛海02”等债券违约情况。 二级市场方面,*ST泛海已于2023年12月28日起停牌。截至2023年12月27日,*ST泛海收报0.38元/股,最终总市值约19.75亿元。最新股东总户数约为8.03万户。 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2月5日,协鑫集成同时发布回购方案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公告显示,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3.85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同时公布的增持计划显示,公司总经理蒋卫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方建才、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马君健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合计增持金额将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2400万元。 此外,星光股份也发布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计划增持金额将不低于人民币750万元。 有分析认为,公司高管增持既是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是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3家上市公司获得高管净增持,合计增持3574.99万股,净增持金额11.29亿元,其中23家A股公司获得了高管1000万元以上的净增持。 从增持方式来看,除天禄科技是定向增发老股东配售外,其余公司均通过二级市场买卖、竞价交易完成,另外部分公司高管股份变动原因为股权激励。 从增持金额看,增持金额最多的是天禄科技,累计增持716.4万股,增持金额合计1.17亿元;其次是立讯精密,增持量为340.06万股,增持金额1.03亿元;晨光新材累计获高管增持7033.56万元,增持金额位居第三。 公告显示,天禄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梅坦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为公司董事、高管之一,其以现金认购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 1月18日至19日期间,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
2024年行业展望:光伏行业大洗牌再度来临?

2024年行业展望:光伏行业大洗牌再度来临?

小微 小微
64960
2024-02-13
2023年,是光伏板块被市场抛弃的一年。受产能过剩影响,产业链价格集体暴跌,玩家们业绩承压的问题普遍存在。在此背景下,光伏板块跌跌不休,即便是隆基、通威这样的行业龙头也不例外,股价大幅调整。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样的市场表现让不少坚信新能源是未来的机构困惑:总不能一直跌吧?在这样的期盼中,1月以来光伏板块几度异动反弹,市场抄底的心因此再度躁动。但随着以TCL中环为首的巨头业绩暴雷,光伏板块再逢大跌,情绪又归于平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那么,2024年的光伏板块到底能否“否极泰来”,所谓的周期拐点是否值得博弈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产能过剩未解,装机增速或放缓 先看行业情况,去年光伏装机的成绩其实相当亮眼,高增长延续。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2023年前11个月光伏新增装机163.88GW,同比增长149.4%。 产业高景气也是机构依旧看好光伏板块前景的一大逻辑支撑,但从股价表现来看,市场对产能过剩的担忧更甚于对行业前景的看好。结果也确实如此,产能过剩导致的产业链价格暴跌,使得不少玩家业绩预见预亏。 最关键是从当前排产和规划情况来看,产能过剩并未缓解,甚至巨头们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歇,还有大批规划产能等待落地。 根据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统计,以光伏组件环节为例,全球出货排名Top10厂商的N型扩产规划有增无减。 1月2日,晶科能源官微发文披露了自身2024年的“小目标”。第一条就是“一体化规模行业第一,N型先进产能突破100GW”;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近期表示,2024年,我们新型的N型TOPCon的组件产能快速提升,预计在我们的产品销售中的比例会超过80%。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未来公司的大量产品会采用BC类电池技术路线。隆基表示,公司HPBC pro电池产能预计将于2024年底开始投产。据悉,隆基绿能2024年BC电池满产超30GW。 此外,晶澳科技、阿特斯、正泰新能、通威股份等企业2024年也有一定的扩产预期。虽然在产业链亏损的背景下,未来它们是否会暂停扩产或者调整规划,以及实际产能落地情况还有待观察,但只要扩产预期没完全扭转,产能过剩没显著缓解,就注定会压制市场情绪。因此,超跌反弹或可期待,但反转仍言之尚早。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对2024年光伏装机增速并不看好。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因为2023年的出货量远远超过原来的预期,所以会对2024年的增长带来压力,我认为2024年的增长肯定没有2023年这么快,但是市场需求还会增长,估计会在20%至30%的幅度。 集邦咨询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中性预期为474GW,同比增长16%,与2023年59%的增速相比,增幅明显大幅放缓。 需求增速放缓,叠加前期规划产能陆续落地,光伏的2024年或仍不那么乐观。 超级加速的技术迭代 先进产能永远会淘汰落后产能,新技术是光伏新阶段发力的关键点。 N型组件作为新一代的光伏技术,凭借高功率、高效率等显著优势,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自去年8月以来,N型组件在国内光伏组件招投标中迅速起量,12月单月N型组件招标占比已近七成,而2023年全年N型组件招标总量也达到了124.7GW,占比约为43.4%,展现出其强大的竞争力,光伏组件技术迭代正在加速。 从P型向N型电池片转变,国内市场几乎只用了半年时间。2023年上半年各企业还在纠结是TOPCon还是异质结,下半年超过700GW的TOPCon设备订单已被锁定。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市场格局争夺中,都想在技术迭代风口下,赢得先机、弯道超车。 不过N型硅片也有许多细分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TOPCon、IBC、HJT等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片。 从光伏电池片技术降本增效的发展目标和趋势来看,在解决了生产设备技术攻关、生产工艺提升、成本优化等关键问题后,TOPCon和XBC两种技术路线下的N型电池片已实现落地量产,其中已量产TOPCon的代表性主流厂商包括晶科能源、钧达股份、中来股份等,已量产或投产XBC的厂商为爱旭股份及隆基绿能。 但大规模量产的结果显而易见,组件招标价格大幅下滑,P-N组件价差也逐步缩小。TOPCon电池虽然逐步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但过剩的风险也开始出现,玩家们正加速步入成本竞争时代。因此A股市场中,TOPCon概念虽然一度火热,但最终还是坐了过山车,光伏跨界黑马钧达股份就是如此。 新的一年,相比已经大规模量产的TOPCon电池,HJT、IBC等方向或存在一定想象空间。但受制于行业整体预期不佳,走出独立性长期行情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基于题材炒作反复活跃。 往后看,虽然光伏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等都是几经周期洗礼的沙场老将,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但光伏产业链生态一...
春节后资金面怎么看?

春节后资金面怎么看?

小微 小微
65894
2024-02-13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要如何把握节日效应,春节后资金面又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十分值得投资者关注。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春节前后资金面变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年春节期间资金面偏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先,春节是流动性较为紧张的阶段。这是因为许多企业和个人会在节前提取资金以置备年货和购买礼品。而这种资金面的紧张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进而影响股票、债券等资产的价格。 从历史数据来看,往年不论是银行间拆借利率还是国债逆回购利率在春节前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行。从光大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7、2019、2020、2022年节前DR007点位普遍高于1-2月利率均值中枢20bp左右,体现出银行体系内现金流出节奏加快,利率上行压力加大。 对于2024年春节流动性,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指出,2024年春节前两周居民取现需求季节性增加,2024年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为2.77万亿左右,仅次于2022年1月。 春节后降息可能性仍存 那么春节后资金面怎么看?复盘2019年至2023年资金利率走势,除2023年外,资金利率中枢都是易下难上。对此,国海固收团队表示,伴随着现金重新回流银行间体系,我们认为春节后资金利率中枢有望下移。 展望今年,央行当前展现出对于流动性呵护的态度。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于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此外,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降准落地后,今年接下来是否还会降息,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考虑到当前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出现部分贷款利率过度降低、存贷款利率“倒挂”、银行部门整体净息差承压等现象。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日前表示,尽管当前政策利率下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高。但从整体宏观环境和央行表态方面来看,春节后(3-4月)或仍存降息可能性。 权益市场在3、4月份获得改观的概率较大 降准降息无疑对债市、股市都是利好。债市方面,利率下行通常都有助于存量债券价格上升。所以近期债市持续走牛,其中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下破2.5%,降至2002年以来的新低。不过国海固收团队认为债市资金面宽松预期交易已相对充分,可能在节前提前反应了。 权益市场方面,首先降息会刺激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人们会减少存款,增加投资,推动股市上涨。此外,由于利率下降,企业的资金成本就会降低,公司的利润率和利润就会上升,因此即使公司的估值不变,因为收益的提高,也会推动股价的上涨。展望节后权益市场表现,鑫元基金认为,在春节过后特别是3、4月份,权益市场或将出现一定程度改观。...
段永平,悄悄打理1000亿

段永平,悄悄打理1000亿

小微 小微
70061
2024-02-23
(原标题:段永平,悄悄打理1000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段永平又出现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起因于美国SEC披露的一份文件,一家名叫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的投资机构(简称:H&H)浮出水面相比上一季度,H&H在2023年第四季度增持了阿里巴巴,减持了苹果、伯克希尔等。该机构最新资产规模达到144.57亿美元(约1000亿元人民币)。 抽丝剥茧,H&H背后实控人YONG DUAN,即段永平。 通过比对H&H持仓记录,再结合段永平以ID“大道无形我有型”在投资社区中的种种分享,这一结论得到进一步印证。不过,H&H应该不是段永平控制的唯一投资账户,但却可能是唯一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其投资足迹的账户。 江湖总流传着段永平的传说,这一次终于可以一窥他的足迹。我们也由此得知,这位40岁退休、转战投资的神秘男人,现在手中至少管理着1000亿元人民币。 段永平美股最新持仓 执掌至少1000亿 先来扒一扒H&H。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H&H 成立于2017年,2018年4月18日注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一家投资顾问公司,主要为高净值个人、离岸个人投资账户(PIC账户)、离岸池投资账户、捐赠顾问基金(DAF)账户等公司帐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不过,H&H的服务范围通常仅限于股票、期权和非美国证券,运作方式为:根据每个客户的个人目标、时间范围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持续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策略、资产配置、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政策、资产选择、定期组合监控等,盈利模式则也是常见的管理费,并在达到一定增值的情况下,从100万美元或净资产21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那里分取Carry。 从H&H提交至SEC的文件来看,机构目前有两名主要员工Yong Duan和Eric Hu,可以看出是两个华人名字。其中,Yong Duan是H&H的实际控制人,持股超75%;Eric Hu则是机构的首席合规官。 SEC另有一份文件中有信息提到,Yong Duan和Eric Hu还管理着一家名叫H&H Evergreen Foundation的基金。追溯这只基金早年前的一张表格,赫然出现YongPing Duan,为该基金的董事。 交叉验证可以推断,Yong Duan与YongPing Duan系同一人。换言之,H&H的掌控人就是段永平。 具体来看H&H的持仓。今年2月14日,段永平管理的H&H向SEC提交了截止2023年12月31日的最新13F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H&H资产管理规模达144.57亿美元(约1000亿元人民币),相比2022年底的108.35亿美元,一年涨了36.22亿美元(约人民币260亿元)。 目前,H&H持有9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持仓为115亿美元的苹果、17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7.57亿美元的谷歌、3.84亿美元的阿里巴巴,此外还持有迪士尼、西方石油、Moderna、欢聚时代和美国银行。 苹果是段永平一直看好的公司,他的个人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中有大部分是在谈论苹果公司,甚至常常用卖Call(call option,看涨期权)和卖Put(put option,看跌期权)赚来的钱买苹果,或减持其它公司转买苹果的股票。 这一次最新披露的备案文件显示,H&H持仓苹果115亿美元,占投资组合的80%,持股数近6000万股,是绝对的重仓。不过相比报告期的上一季度,H&H还是对苹果进行了近130万股的减持。 但段永平对苹果的支持,依然不减。去年12月,他在“大道无形我有型”中透露了对苹果的进一步加持: “我今天(2023年12月16日)其实已经买了10万股苹果,价格是176美元多一点,钱已经付了,但要一年后交货(就是按现价买了苹果,同时卖了一个一年后到期的200的call,收了21块钱。最高收益是每股赚25美元。今天我有很多option到期,我把赚到的钱的一部分买了苹果。” 与此同时,H&H第四季度还减持了伯克希尔、迪士尼和欢聚时代,新买入西方石油,增持阿里巴巴、Moderna和美国银行。 清仓拼多多,加仓阿里 令人意外的,是段永平在阿里、拼多多两家公司上的动作。 这里有个大背景2023年11月29日,伴随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公布,拼多多当日开盘涨超4%,市值飙至1924亿美元,超越阿里巴巴,一度跃升为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缔造了电商时代历史性一幕。 不过这一次,H&H却清仓了拼多多的股票,仓中的1...
国资委喊话三大汽车央企!回应来了

国资委喊话三大汽车央企!回应来了

小微 小微
64082
2024-03-06
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喊话”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将对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也引起了市场对于这些汽车巨头们新能源布局现状的讨论。在业内看来,汽车央企新能源发展步伐缓慢,与其内在的合资品牌有着紧密关系。有机构认为,部分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路线上存在分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资委“喊话”之后,东风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迅速做出回应,直言“单独考核”政策有利于新能源车企“放开手脚,大干快干”。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大央企电动车渗透率并不理想 张玉卓在活动中表示,“国有这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我们调整政策,对中央这三家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单独考核。” 而张玉卓所提及的三家汽车央企,即为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以及长安汽车。在市场看来,三家汽车央企如同“含着金钥匙出生”。 “我们要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燃油车在很有优势的情况下,同一个集团推进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全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张玉卓直言,“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 在市场看来,国资委的上述“喊话”,旨在对三大汽车央企的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提出更高要求。毕竟,在过去多年,三家央企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渗透率并不理想。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31.6%。但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及长安汽车这三大央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并不高。其中,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8.6%,东风汽车集团为16.7%。 而对于一汽集团而言,其去年全年实现336万辆销量,但其两大自主乘用车品牌奔腾和红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突出,其中红旗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5万辆。 问题在于合资品牌? 在业内看来,上述汽车央企之所以电动化转型速度较慢,与其中的合资品牌电动化缓慢有直接关系。 以一汽集团为例,其旗下自主品牌红旗2023年零售销量突破37万辆,同比增长29.5%,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为8.5万辆,渗透率超过22%。而反观合资板块中的一汽丰田,2023年累计零售销量80万辆,但纯电车型销量仅3.3万辆,占比仅4%。 事实上,一汽集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布局起步并不晚。早在2008年,一汽奔腾自主研发的首款小型新能源车型正式上市;2011年,一汽夏利宣布投资3.5亿开发电动车,建造电动车总装厂;2014年、2016年,一汽欧朗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骏派A70相继上市。 尽管动作不断,但一汽的新能源汽车矩阵并未形成规模,夏利、欧朗以及俊派等品牌也相继退出造车市场。除此之外,一汽集团还曾与拜腾汽车、新特汽车、博郡汽车、清行汽车及云度汽车等新势力品牌达成合作,但最终结果并不如意。 这类情况同样出现在东风集团身上。在2023年,东风本田实现销量为60.48万辆,但旗下油电混动、纯电和插混车型共计仅售出9.6万辆,占比仅不到16%,纯电车型比例则更低。而东风旗下的岚图汽车去年虽然销量仅为5.05万辆,但也是国内少有完成年度销售任务的新能源品牌。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报中曾分析,部分合资品牌首先在电动化路线上存在分歧。对于传统汽车巨头来说,燃油车业务相当于“利润中心”,这些巨头依托以内燃机为基础的动力总成,构建技术壁垒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新能源汽车业务却相当于“成本中心”。 该机构分析称,传统车企过度放大短期利润的重要性,而忽视电动化转型的迫切性,所以合资品牌在选择电动化技术路线时,不愿意完全放弃燃油车平台。 需要提及的是,长安汽车反而没有太多合资品牌的依赖(长安福特与长安马自达去年全年销量分别为23.31万辆和10.4万辆,销量占比并不高),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而在三家汽车央企中最高。去年全年,长安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7.4万辆。 汽车央企新能源步伐如何? 对于国资委的“喊话”,这些汽车央企又作何反应?东风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率先发声。 岚图CEO卢放在3月5日晚间在其微博上表示,作为东风公司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单独考核”政策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 “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有利于我们放开手脚,大干快干,激发创新活力,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他同时表示,“岚图从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协同、体制机制改革等多方面积极探索,着力做强做优做大。” 早在2022年底,东风集团便制定并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2023年-2025年),力争到2025年自主乘用车与合资的销量比达到1:1;产品...
13天9涨停牛股提示风险 近5个月暴涨超440%!筹码连续集中股出炉

13天9涨停牛股提示风险 近5个月暴涨超440%!筹码连续集中股出炉

小微 小微
53094
2024-03-06
筹码集中股跑赢大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天收获9个涨停板的高新发展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短期大幅上涨,涨幅大幅高于同期行业涨幅及深证A指,存在市场情绪严重过热的情形。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前,2023年10月19日,公司曾披露拟收购华鲲振宇70%股权。对此,高新发展昨日再次提醒,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且标的资产存在预估值较高,交易各方无法就交易价格及交易协议其他条款达成一致,导致本次交易被终止等风险。 昨日高新发展再度涨停,最新收盘价88.33元/股,总市值311.2亿元。自2023年10月中旬以来,高新发展的股价累计已上涨超440%。 业绩方面,公司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3.3亿元至4.1亿元,同比增长65.77%至105.96%,公司表示本报告期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执行案款收回,全资子公司成都倍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3.5亿元的执行案款,该执行案款的收回为公司增加约为6500万元的净利润。另一方面,2023年,公司完成对倍特期货有限公司控股权的转让。该事项为公司带来了约为1.5亿元的净利润增加,系非经常性收益。 4股股东户数降超10%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共有661只个股公布了2月29日股东户数,与上期(2月20日)相比,股东户数下降的有111只,降幅居前的是金凯生科、丝路视觉、威尔高、罗普斯金,股东户数降幅均超10%。 金凯生科最新股东户数为1.5万户,较上期下降16.07%,降幅居首。其次是丝路视觉,最新股东户数较上期下降15.25%,筹码集中以来该股累计上涨20.60%。 市场表现方面,最新一期筹码集中股2月21日以来平均上涨7.02%,股价表现强于沪指。宏盛股份股价涨幅最高上涨30.59%、欣龙控股、精测电子等多股涨超20%。 25股筹码连续集中 拉长时间区间来看,25股股东户数连续减少3期以上,最长已连降22期,筹码呈持续集中趋势。 连降时间较长的有双汇发展、西部矿业等。双汇发展最新股东户数为19.71万户,已连续减少22期,累计降幅为28.61%,股东户数持续集中期间股价累计上涨26.76%;西部矿业股东户数连降11期,最新户数为10.92万户,累计降幅14.42%,股东户数持续集中期间股价累计上涨34.18%。股东户数连降期数较多的还有一汽富维、东星医疗、长龄液压等。 从业绩来看,目前15股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快报或年报。综合来看,杰瑞股份、中航机载、上海莱士的2023年净利润规模居前,均超10亿元。业绩增幅来看,公元股份的净利润同比上一年翻倍增长,增幅达384.17%。日联科技、中航机载业绩同比增幅均超30%。 ...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