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惹眼 强一股份IPO迎考
IPO排队近一年,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股份”)将迎来上市关键节点。根据安排,强一股份科创板IPO将于11月12日上会。从招股书来看,强一股份关联交易颇为显眼,存在第一大客户系关联方的情况,实控人旗下的圆周率半导体(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圆周率”)还是强一股份的主要供应商。除此之外,强一股份部分产品产能利用率下滑却拟募资扩产,新增产能能否消化也是一大疑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日IPO上会
上交所官网显示,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11月12日召开今年第5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强一股份首发事项。
招股书显示,强一股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公司科创板IPO于去年12月30日获得受理,今年1月22日进入问询阶段。
报告期内,强一股份业绩表现亮眼。数据显示,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强一股份营收分别约为2.54亿元、3.54亿元、6.41亿元、3.74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亿元、1.38亿元。
强一股份经营业绩的不断走高,离不开大客户的支持。从销售情况来看,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28%、75.91%、81.31%、82.84%。其中,对第一大客户B公司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7.58%、37.92%、34.93%、25.53%。值得一提的是,B公司还是强一股份的关联交易方,主要向其采购探针卡相关产品及服务。
此外,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由于强一股份客户中部分封装测试厂商或晶圆代工厂商为B公司提供晶圆测试服务时,存在向公司采购探针卡及相关产品的情况,若合并考虑前述情况,公司来自B公司及已知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的收入分别约为1.28亿元、2.39亿元、5.25亿元、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29%、67.47%、81.84%、82.83%。
对此,强一股份表示,公司对于B公司存在重大依赖主要系下游市场较为集中,与行业经营特点不存在实质差异。B公司在其行业中的地位稳定、回款情况良好,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公司与B公司合作紧密,业务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被替代的风险相对较低,相关交易的定价具有公允性。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IPO企业重大依赖其关联客户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情况,企业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交易公允、业务独立、持续经营能力强。
“兄弟”公司系供应商
在此次强一股份IPO进程中,南通圆周率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角色。在强一股份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出现的南通圆周率,系强一股份实际控制人周明控制的企业。
据悉,南通圆周率于2021年4月设立,主营国产高端半导体测试板的生产和销售。强一股份于2022年、2023年将功能板、芯片测试板业务转至南通圆周率。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南通圆周率采购PCB、MLO等产品及PCB贴片服务,其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18.32%、8.91%、5.04%、5.54%。
在审核问询函中,针对南通圆周率设立时间晚于强一股份,其产品与公司主营业务协同性高且具有互补关系等情形,上交所要求强一股份说明未将相关业务置入公司体内而单设南通圆周率并转移业务的原因及合理性。
对此,强一股份解释称,南通圆周率部分产品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性,但本质系PCB厂商,占其收入大部分的芯片测试板、功能板与公司主营业务不具有对应的关系,南通圆周率产品的生产制造与探针卡存在本质区别。2022年末,为聚焦探针卡业务,公司决定不再聘用与探针卡业务无关的功能板、芯片测试板设计人员。而当时南通圆周率的产线经历一年多的运营,亦已具备较强的高端PCB加工制造能力,相应人员入职南通圆周率后使得其具备从PCB设计到制造的能力,增强了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在股权关系方面,周明系强一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具体来看,周明直接持有强一股份27.93%的股份;周明作为公司股东新沂强一、知强合一和众强行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13.83%的股份;公司股东徐剑、刘明星、王强分别持有公司1.58%、2.08%、4.63%的股份,其已与周明签订《一致行动协议》,系周明的一致行动人,在公司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行动上与周明保持一致。因此,周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50.05%的股份。
履历显示,2021年8月至今,周明任南通圆周率董事长;2015年8月至今,其历任强一股份执行董事、董事长。
新增产能消化打问号
此次冲击上市,强一股份拟募集资金约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苏州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分别投入募资额12亿元、3亿元。其中,“南通探针卡研发及生产项目”为强一股份现有产品的升级及扩产,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分别将新增2DMEMS探针卡、2.5DMEMS探针卡以及薄膜探针卡产能1500万支探针、1500万支探针以及5000张探针卡,相关产品产能均将大幅增加。
然而,报告期内,强一股份2DMEMS探针卡、垂直探针卡产能合计为245.68万支、497.02万支、1048.53万支、727.9万支,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89%、101.13%、94.5%、85.34%。此外,公司2.5DMEMS探针卡尚未实现量产,报告期内仅有个别销售,部分技术、工艺仍在开发中,不适用产能、产量概念;公司薄膜探针卡尚处于产品拓展阶段,报告期内尚未配备独立产线,公司依据客户需求协调现有设备及人员进行生产,亦不适用产能概念。
针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产能消化情况,强一股份也表示,若后续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不及预期,无法消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产能,将导致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从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强一股份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责任编辑: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