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濠光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玻璃钢化炉”

小微 小微
69348
2025月04月05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信濠光电(3010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玻璃钢化炉”,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853534.1,授权日为2025年4月4日。

信濠光电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玻璃钢化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钢化炉,所述玻璃钢化炉包括:用于对玻璃盖板进行预热处理和缓冷处理的第一炉体;用于拾取及放置装载玻璃盖板的钢化笼的拾取机构,所述拾取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上;用于分别对玻璃盖板进行钢化处理的第二炉体、第三炉体;用于将所述第一炉体分别运载至所述第二炉体和所述第三炉体位置处的运载机构;及对各个炉体及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玻璃钢化炉,可降低炉体的闲置时间,提升设备资源的利用率。

今年以来信濠光电新获得专利授权2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结合公司2024年中报财务数据,2024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27亿元,同比增151.52%。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为什么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为什么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小微 小微
57129
2024-02-04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说明股票投资的本质,那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或许是相对概括精炼的一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判断出自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其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巴菲特也在1993年致股东信提到:“伴随时间的推移,股价和(公司)内在价值会抵达大致相同的目的地。但短期而言,两者的波动情况可能会天差地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买股票时,应当关注公司,因为公司才是真正重要且可知的对象。 股票的实质是公司的所有权 很多人买入股票之后会每天看股价的涨跌,看到涨了就开心,看到跌了就郁闷,被市场涨跌左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股票代表了什么,只是把股票当做了短期博弈的筹码。 而股票的实质,就是公司的所有权,你持有股份,你就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并不需要用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才能明白。但是要相信这句话不容易,它需要一颗平常心,回归事物本质的平常心。 股票赚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关注“股价”,赚短期的股价波动,股价是实时波动的,由于交易的人太多,有的人给这个价,有的人给那个价,所以短期的股价也在不停变化,于是就有一些人,通过各种K线、均线等研究股价波动的规律,企图在低点买进来,高点卖出。这当然也是一种盈利的方法,但只有极少数人能从这种方法中长期赚钱。 第二种靠企业的发展带来内在价值的提升,表现形式为净利润的不断提升。 靠企业的发展带来内在价值的提升,也就是跟随企业一起成长。简单来说,如果你开了一家超市,经营的很不错,一年能帮你赚100万,于是有人出1000万买你的超市,你不愿意卖。那第二年你开了一家分店,两家店赚了200万,但是由于市场行情不好,现在市场只愿意出800万,你愿意卖吗?你在乎他给你出多少钱吗?你会觉得市场出价低了,所以亏了吗? 当然不在乎,因为你的超市现在能够给你赚更多的钱。所以股价涨跌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好不好,未来能不能赚到钱。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观点强调了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基本面,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股票价格波动。通过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竞争优势、管理团队等因素,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并有望获得长期的投资回报。 只有相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才能赚企业成长的钱 因此只有按照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个思路去思考投资决策,价值投资的路才是通的,可以说这个观点是价值投资的地基。 毕竟赚企业成长的钱,是建立在长期不卖出股票,靠股息成长,或者说预期的股息成长来赚钱的方法。而能长期拿住的前提就是必须对这家公司有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实现。 因为只有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去思考,才能明白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问题,才能克制住自己今天买,明天卖的冲动。而且最主要的,只有认可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才能进一步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其全生命周期内所有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加总。而只有计算出了内在价值,才能算出估值,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买,什么时候应该卖。...
1分钟内卖出股票超25亿元 量化私募巨头异常交易吃“罚单” 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

1分钟内卖出股票超25亿元 量化私募巨头异常交易吃“罚单” 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

小微 小微
63298
2024-02-21
2月20日,针对量化私募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灵均”)的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开出“罚单”: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深交易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龙年首个交易日开盘,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股票,在1分钟内,合计卖出沪深两市股票超过25亿元,期间股指快速下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沪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占期间市场成交额的比例较高,期间上证指数由2886.59点下跌至2868.07点,跌幅0.65%。深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深证成指当日开盘后1分钟内,由8957点迅速下跌至8875点附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深交易所认为,宁波灵均上述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构成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即暂停相关产品账户在上述期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时启动对宁波灵均予以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宁波灵均名下证券账户已多次因异常交易行为被交易所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但其仍未改正,继续发生异常交易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灵均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00亿元,正在运作中的产品超过700只。不过,今年以来,宁波灵均面临业绩大回撤,截至2月20日,旗下多只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15%。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加强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快速反应、重拳出击。同时,提醒投资者依法合规参与交易,共同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

全国政协委员何杰: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

小微 小微
49120
2024-03-04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何杰: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全国各地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然而,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值得关注和思考。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何杰提交了一份提案,聚焦“采取有力措施,防范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他指出,当前国内已经出现同一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三个建议,化解产能反复过剩窘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何杰在提案中指出,中国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既有符合国际经验的共性,也有中国特性。从共性来讲,阶段性产能过剩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潮涌现象”理论认为,全社会对新兴行业的良好前景存在共识,引发大量企业和资金在几乎同一时间涌入,但投资设厂过程中各企业之间彼此协调困难、对投资总量信息难以估计,导致了事后产能过剩的发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特性来讲,国内往往出现同一新兴产业产能反复过剩的窘境。以光伏为例,2008年左右,国内光伏产量已达世界第一,但需求90%以上依赖海外市场,随着海外需求疲软,尚德、赛维等昔日龙头破产退市。目前光伏产业再次遇到产能过剩问题,数据显示,若所有扩产项目按期落地,硅料、电池片产能将超过1100GW,硅片、组件产能将达到900GW,远超480GW―550GW的市场需求。 何杰认为,中国新兴产业反复产能过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体制机制的原因。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府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竞相吸引投资以增加地方GDP、税收和就业,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助推了产能扩张和重复建设,导致了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批在行业风口被迅速“催生”企业,热衷于通过“竞底”的方法过度竞争,拉低了全行业的利润创造能力,不利于行业创新驱动发展。 对此,何杰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新兴产业减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此外,建议提高产业政策的普惠性功能性,清理地方政府过多的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政策,制定产业政策的退出方案,同时,改善产业政策模式。 何杰特别提到,近年来,各地都十分注重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引导基金的作用在于撬动社会资本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投入,但从实际效果看,部分存在“与市场争利”、投资效果不佳、撬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不宜东施效颦。 最后,建议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引导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职责划分,即,中央政府层面提供专项财政资金,统一组织开展新兴产业基础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等工作,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则重点用于民生及保障政权运行等基础领域,有结余的可适当投入新兴产业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指导各地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协同,缺乏科技创新支撑的产业扩张政策要稳慎推出。此外,各级政府始终坚持发挥企业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避免对于技术路线的直接干预。 校对:赵燕...
涉热门概念股价异动 多家上市公司提示风险

涉热门概念股价异动 多家上市公司提示风险

小微 小微
49999
2024-03-05
3月4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因股价异动提示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晚,强瑞技术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股票于2月29日、3月1日、3月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强瑞技术董事会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核查,公司称,前期所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改、补充之处;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同时,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强瑞技术称,目前公司经营情况稳定正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此外,公司“液冷测试设备”涉及的相关业务在2023年度占公司整体营收规模比重仍然很小,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公开信息显示,强瑞技术主要从事工装和检测治具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了应对移动终端电子行业增速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持续对新业务领域的客户进行研发投入。经过公司多年来的持续探索和拓展,公司在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了部分订单。 罗博特科股票交易价格连续2个交易日(2024年3月1日、3月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35.88%。公司称,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不存在发生或预计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其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在最新异动公告中,罗博特科表示,上述交易尚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后方可实施。本次交易能否通过审核、取得注册,并实施完成仍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川金顶3月4日晚间也发布了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关注到在股吧有公司下属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从事氢能源相关业务的讨论以及将公司归类为氢能源概念。不过,截至目前,公司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 数据显示,自2024年2月27日起,四川金顶股票已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公司市盈率(TTM)为16481.68,市净率为11.45,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票交易价格2月26日至3月4日收盘价累计涨幅64.15%。存在股价短期涨幅较大后续下跌的风险。 此外,四川金顶还就股票交易换手率较高、业绩预亏、股东股权质押冻结等风险进行了提示。...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小微 小微
56165
2024-03-05
(原标题: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3月5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上证50指数涨超1%,北证50指数大跌超3%;两市成交额连续5日突破万亿元大关,北向资金午后逐步进场扫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报3047.79点,深证成指跌0.23%报9416.8点,创业板指微跌0.06%报1833.66点,上证50指数涨1.15%,北证50指数跌3.49%;两市合计成交1067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5.54亿元。 盘面上看,军工、旅游、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飞行汽车、AI手机、消费电子概念等活跃;环保、家居、医药、石油、农业、地产、券商等板块走低。 华龙证券指出,2月市场连续上行,资金短期获益明显,2月末因部分在市资金存在“高切低”或拟入市资金观望待机,引发市场短期调整。不过市场仍处于底部区域,当前布局市场的价值明显。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在“赚钱效应”回归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政策不断“输出”将促进经济持续改善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预期好转。因此市场短期调整将提供布局机会,3月份有望筑牢“市场底”。建议关注政策和行业利好催化,并选择估值合理、业绩预期改善、历史3月胜率较高方向。...
医疗大模型“激战”

医疗大模型“激战”

小微 小微
68534
2024-03-08
(原标题:医疗大模型“激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科大讯飞公告称,讯飞医疗港股发行上市的备案申请材料,获中国证监会接收,再度引发了市场关于医疗大模型的讨论。 主打AI医疗的讯飞医疗,依托于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讯飞晓医app”、“智医助理”等 产品上不断开拓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场景,成为赛道内的明星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2022年讯飞医疗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排名第一。 这只是医疗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开始。 3 月 6 日,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医疗行业是强数据积累的行业,非常契合AI 应用领域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不少开源的数据集在为医疗AI企业短时间内快速做出产品,我们期待医疗AI 大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疗行业解决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痛点。”华南一家中型医疗服务机构创始人受访指出。 互联网巨头现身医疗“百模”大战 医疗健康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早前,谷歌的医疗大模型Med-PaLM2在美国医疗执照考试(USMLE)的MedQA数据集实现了86.5%的准确率;微软推出了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大型语言和视觉模型LLaVA-Med,能根据开放性指令辅助回答关于生物医学图像的问题。 国内市场亦“百花齐放”。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8亿元增至2022年的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9.1%,且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110亿元,2022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6%。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至今,国内发布的医疗领域生成式AI大模型数量已超过30个,其应用场景覆盖了医学科研、药物研发、智慧诊疗、医疗设备运维、医院管理等多个环节。 2023 年3 月,A 股上市公司卫宁健康宣布,公司已完成了WiNGPT可行性验证并开始内测,实现了从预训练到微调的大模型全过程自有研发。 随后,商汤科技发布提示工程自定义功能的医疗健康大模型大医;医联推出自主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科大讯飞正式推出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深睿医疗推出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多模态科研平台;东软面向医疗领域推出添翼医疗领域大模型;上海联通发布首个算力网络医疗大模型“Uni-talk”;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推出了华佗 GPT;叮当健康推出了HealthGPT等。 期间,各路互联网巨头也加入混战,通过与医疗科技企业合作,借助各自在科技及医疗的优势,打造行业生态。 2023 年9月19日,百度发布了基于文心大模型的医疗大模型“灵医”,其已定向向公立医院、药械企业、互联网医院平台、连锁药房等200多家医疗机构开放体验。微脉正式依托文心一言推出了基于全病程管理的CareGPT。 两天后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医渡科技联合�N腾 AI推出了大模型训推一体机解决方案,专为医疗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设计,整合了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微调、场景评测及外接知识型数据库等多个功能。 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迈瑞医疗与腾讯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云计算、医疗大模型等数字技术,携手推进医疗器械产业的数智化升级。 据了解,腾讯医疗大模型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加入了超过285万医疗实体、1250万医学关系、超 98%医学知识的知识图谱和医学文献,经过3000万包括患者、医生、药厂等场景及医疗流程的问答对话进行多任务微调,以及36万专家医生标注数据的强化学习。 此外,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及京东健康等头部企业也都在发力大语言模型。 “当前医疗IT企业已经研发试运行了一些互联网问诊的AI产品,如果未来可以将这部分产品接入AI大模型,将是最快可能被推广的医疗AI类产品,成为AI通用大模型和医疗AI厂商合作的突破口。”浙商证券医药生物团队认为。 商业化艰难探索 随着AI 医疗赛道逐渐火爆,资本市场也敏锐做出反应。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早前宣布布局大模型的医疗上市企业,都曾引发二级市场股价波动。 如润达医疗在官微宣布与华为云合作,打造面向医疗领域的AI大模型后,股价在 2023 年 6 月、10 月、11 月多次触及涨停;卫宁健康、东华软件等 AI 医疗概念股也多次大涨。 但从业绩表现来看,前述上市公司的 AI 相关产品却都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后续业务场景落地也存在不确定性。 2023 年 10 月,润达医疗就曾在投资者平台回复,公司与华为云存在商业合作,双方联合开发推出的大模型良医小慧目前处于正式商业化前期的内测阶段,暂无签约客户,后续客户的开发和签约存在不确定性。 卫宁健康董秘靳茂也在投资者交流过程中强调:“医疗 AI 的应用,关键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