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家券商挨罚!

小微 小微
80353
2024月02月13日

(原标题:又有两家券商挨罚!)

又有两家券商挨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岁末年关,监管也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集中释放一波罚单。

又有两家券商挨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月8日下午,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了两份针对证券公司债权融资业务的罚单,针对债券承揽、承做、承销乃至受托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几种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两家券商一家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另一家则被出具了警示函。

据Wind数据统计,2023年度证券公司合共承销债券数量为36278只,同比增加26.11%;总承销金额高达13.51万亿元,同比增长26.51%。面对市场不断增长的发债融资需求,监管部门也在持续关注券商债权融资业务的执业合规。

承销尽调被指不规范

根据公告,经查,证监会发现申万宏源证券存在两项违规行为。

一是承销尽调不规范,部分项目未对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事项进行充分关注和核查;

二是受托管理履职尽责不到位,个别项目未对存续期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事项进行跟踪并及时分析影响。

证监会认为,上述情形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0号)和《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故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可见申万宏源证券此次被罚,主要涉及的是部分公司债发行项目和资产证券化项目。

该公司在2023年半年报中提到,在债券发行市场呈现“前冷后暖”的总体格局下,公司债权融资业务行业排名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债券全口径(公司债+金融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共计发行债券277只,主承销家数行业排名第6,较2022年同期上升5位;主承销规模人民币1280.99亿元,主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7,较2022年同期上升1位。

发行利率挂钩承销费用

同一时间,平安证券则被证监会指出,其在债券发行定价过程中,存在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个别项目债券发行利率与承销费用挂钩;以及个别债券项目尽调不完整,关键要素获取不充分。

证监会指出,上述情形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0号)的有关规定,因此决定对该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在债权融资越发内卷的背景下,“白菜价”承揽已然成为业内普遍诟病的一大现象。而早在2022年4月,中证协就曾在修订《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范》时特别新增了:承销机构不得将发行价格或利率与承销费用直接挂钩,不得以明显低于行业定价水平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招揽业务等规则。

2023年10月20日修订发布并生效《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则》也提到,承销机构在公司债券承销各环节均不得承诺发行价格或利率,不得将发行价格或利率与承销费用直接或间接挂钩,不得承诺以包销以外的方式购买公司债券。在确定公司债券承销费用时,不得以明显低于行业定价水平等不正当竞争方式招揽业务。

支持民企用好债券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规范债券市场发行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在想方设法鼓励民营企业用好债权融资工具,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上交所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了支持民企债券融资专题培训会,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用好上交所债券市场。据介绍,上交所近年来持续加强民企融资服务,不仅支持头部和重点民企债券融资,也聚焦并及时回应广大中小微民企融资需求,为民营企业债券发行注入新活力。

2015年以来,民营企业在上交所市场累计发行债券约1.6万亿元,占全市场民企债券融资规模的46%,吉利集团、小米集团、特变电工等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均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债券融资。2023年,上交所产业类民营企业公司债券申报合计844亿元,同比增长41%。

据了解,为支持民企债券融资,上交所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和机制,从制度上为民企债券融资提供“肥沃土壤”。例如大力发展科创债,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民营企业;优化知名成熟发行人制度,将更多民营企业中的“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纳入名单;推出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体现债券市场普惠成果等。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8万股东请注意,昔日地产龙头遭立案!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8万股东请注意,昔日地产龙头遭立案!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小微 小微
75913
2024-02-06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高管净增持金额超1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监会发文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 近期二级市场持续波动,监管部门上下联动,最高检、证监会接连发声,为稳定股市重拳出击。2月4日,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有关会议精神,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此外,证监会还通报了近三年依法从严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情况。 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介绍了过去一年经济犯罪检察条线开展的重点工作和成效及今年重点工作。 2月5日晚,证监会再次发文表示,将加大交易行为监管力度,丰富线索筛查手段,统筹安排专项核查,加强“穿透式”交易监控,运用多维技术手段收集市场情报,会同公安部开展联合研判,发现多起涉嫌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经证监会查明,某违法团伙控制100余个证券账户操纵某股票,利用连续拉抬、对倒交易等手法影响股价,其后又伺机清仓式砸盘出货,导致个股价格盘中闪崩、连续跌停,累计卖出27亿元,非法获利约1.3亿元。 另有某投资机构实控人通过打压股价、低位吸筹、连续拉抬等手法操纵20余只股票价格,导致个股价格快速波动,甚至日内出现“天地板”等极端行情,从中交易非法获利1.4亿元。 某违法分子利用资金优势,动用数亿元在期货交易所众多期货产品频繁虚假报单,制造交易假象,诱骗其他投资者,并借机卖出获利4000余万元。 证监会对于操纵市场恶意做空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同时,告诫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莫要以身试法、火中取栗,否则将“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昔日地产龙头遭证监会立案 2月5日晚,*ST泛海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此前,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不进入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资料显示,*ST泛海1994年登陆A股市场,是房地产行业最早一批上市公司。近年来,*ST泛海持续亏损,2021年、2022年更是出现百亿元的亏损;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计亏损276.5亿元。 公司持续的亏损,导致资不抵债,债务逾期。1月31日,公司收到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经查,公司存在多项未及时披露相关债务逾期情况的违规事项,如光大兴陇借款、山东高速借款、英大信托借款、中信信托借款、农发行借款。此外,公司还未按规定披露“18海控01”、“19泛控01”、“19泛控02”、“20泛控01”、“20泛海01”、“20泛海02”等债券违约情况。 二级市场方面,*ST泛海已于2023年12月28日起停牌。截至2023年12月27日,*ST泛海收报0.38元/股,最终总市值约19.75亿元。最新股东总户数约为8.03万户。 高管逆市增持股出炉 2月5日,协鑫集成同时发布回购方案及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公司公告显示,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高于3.85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同时公布的增持计划显示,公司总经理蒋卫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方建才、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马君健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合计增持金额将不低于1500万元且不超过2400万元。 此外,星光股份也发布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拟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计划增持金额将不低于人民币750万元。 有分析认为,公司高管增持既是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是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83家上市公司获得高管净增持,合计增持3574.99万股,净增持金额11.29亿元,其中23家A股公司获得了高管1000万元以上的净增持。 从增持方式来看,除天禄科技是定向增发老股东配售外,其余公司均通过二级市场买卖、竞价交易完成,另外部分公司高管股份变动原因为股权激励。 从增持金额看,增持金额最多的是天禄科技,累计增持716.4万股,增持金额合计1.17亿元;其次是立讯精密,增持量为340.06万股,增持金额1.03亿元;晨光新材累计获高管增持7033.56万元,增持金额位居第三。 公告显示,天禄科技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梅坦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为公司董事、高管之一,其以现金认购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 1月18日至19日期间,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
【ETF观察】2月8日股票ETF净流入492.07亿元

【ETF观察】2月8日股票ETF净流入492.07亿元

小微 小微
56867
2024-02-19
证券之星消息,2月8日,上证指数报收2865.9,上涨1.28%;深圳成指报收8820.6,上涨1.29%;行业主题中,综合、计算机、社会服务涨幅居前,银行、煤炭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2000、国证2000、中证全指软件开发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华夏中证2000ETF、银华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工银国证2000ETF分别以10.07%、10.02%、10.01%的涨幅居前三。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国联安中证新材料主题ETF、方正富邦中证500ETF、兴业中证500ETF分别以-6.34%、-2.73%、-2.53%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492.07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2549.71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521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增加了9.67亿份,净流入额为56.0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167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份额减少了1.48亿份,净流出额为1.65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1分钟内卖出股票超25亿元 量化私募巨头异常交易吃“罚单” 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

1分钟内卖出股票超25亿元 量化私募巨头异常交易吃“罚单” 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

小微 小微
63297
2024-02-21
2月20日,针对量化私募巨头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灵均”)的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开出“罚单”:限制交易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深交易所在交易监控中发现,龙年首个交易日开盘,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股票,在1分钟内,合计卖出沪深两市股票超过25亿元,期间股指快速下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沪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1:00,宁波灵均管理的多个产品大量卖出沪市股票,合计11.95亿元,占期间市场成交额的比例较高,期间上证指数由2886.59点下跌至2868.07点,跌幅0.65%。深市方面,2月19日9:30:00至9:30:42,宁波灵均名下多个证券账户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交易指令、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下单,卖出深市股票合计13.72亿元,深证成指当日开盘后1分钟内,由8957点迅速下跌至8875点附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沪深交易所认为,宁波灵均上述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易秩序,构成异常交易行为。沪深交易所决定从2024年2月20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止对宁波灵均管理的相关产品连续实施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的监管措施,即暂停相关产品账户在上述期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股票交易,同时启动对宁波灵均予以公开谴责的纪律处分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宁波灵均名下证券账户已多次因异常交易行为被交易所采取书面警示等监管措施,但其仍未改正,继续发生异常交易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灵均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00亿元,正在运作中的产品超过700只。不过,今年以来,宁波灵均面临业绩大回撤,截至2月20日,旗下多只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15%。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持续加强交易监管,对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快速反应、重拳出击。同时,提醒投资者依法合规参与交易,共同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ETF观察】2月27日股票ETF净流入295.31亿元

【ETF观察】2月27日股票ETF净流入295.31亿元

小微 小微
76507
2024-02-28
证券之星消息,2月27日,上证指数报收3015.48,上涨1.29%;深圳成指报收9269.57,上涨2.24%;行业主题中,通信、计算机、电子涨幅居前,食品饮料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中证云计算50、中证信息安全主题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招商中证云计算ETF、鹏华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广发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ETF分别以8.34%、7.64%、7.16%的涨幅居前三。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港元、中证浙江凤凰行动50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工银瑞信中证港股通高股息精选ETF、博时港股通互联网ETF分别以-1.07%、-0.85%、-0.71%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入295.31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415.78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入的有4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当日有695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份额增加了1.24亿份,净流入额为22.03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72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中证2000ETF(563300),份额减少了5.0亿份,净流出额为3.22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券商营业部建言关键词:IPO、中小投资者保护及T+0

券商营业部建言关键词:IPO、中小投资者保护及T+0

小微 小微
49332
2024-02-29
龙年开年,证券时报记者展开券商营业部信心调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中,关于“向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提建议”收到超过100家营业部的积极反馈,IPO(首发)、中小投资者保护、“T+0”交易等成为券商营业部最关注的话题。 严守IPO入口关 IPO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源头。严守IPO入口关,是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为A股市场正本清源的核心手段之一。 近日,“A股IPO倒查10年”的传言引发市场关注。2月23日,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出席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时就表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出现这方面说法,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心关注。 作为券商业务中和投资者等资本市场参与者最近距离接触的一线营业部,他们非常关注IPO市场相关问题。在证券时报记者回收的137份问卷中,有25份问卷在给证监会新主席的建议中提到了IPO、新股发行等关键词。大部分营业部的建议内容围绕加强IPO审核,建言对“带病闯关”、欺诈发行等问题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管和处罚。一些券商营业部建议“减缓IPO发行节奏,严格把关上市公司质量。对存在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问题的上市企业从重处罚,并且要追溯”。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与IPO紧密连接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和退市等措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从一线营业部反馈情况来看,投资者对财务造假等问题深恶痛绝。 在证券时报记者回收的问卷中,有16家营业部提到了财务造假问题。一些营业部建议“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加强财务报表编制规范管理及检查,避免出现财务造假和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相关问题也非常重视。证监会此前就表态,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财务造假,以及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证监会将持续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过年报审阅、公司历史数据对比、行业数据对比、重大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置等多元化渠道识别造假线索,并通过现场检查核实验证,进一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 同时,不少一线营业部对于退市等问题也比较关注,有5家营业部提到了退市相关问题,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退市制度,通过退市调整、优化A股上市公司结构。 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 证监会首提“以投资者为本”以来,关于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成为资本市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证券时报记者此前采访的券商高管也普遍表示,从我国资本市场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只有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才能真正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一线券商营业部也将投资者保护,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保护放在核心位置。在137份问卷中,有26份提及了投资者保护相关话题。 “个人投资者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希望未来的新政策、新产品能站在个人投资者角度考虑与设计。”一家券商营业部在建议中表示。另外有不少券商营业部也提及,在遭遇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问题时,在处罚上市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时,应该更多考虑对投资者的损失进行适度补偿。 在本轮调查中,优化和完善市场交易制度等相关内容也是营业部的关注重点。比如,有不少营业部呼吁,可以以部分优质蓝筹股为标的试行T+0交易,或者在北交所等部分市场尝试T+0。 一些营业部则对平准基金等抱有较高期待,建议“设立平准基金维护股市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 同时,超过10家营业部希望能够对于违规减持、操纵市场、恶意做空等行为加强监管。对于量化等新的交易方式,在制定相关交易规则的时候,部分营业部也希望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尽量考虑维护市场稳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超百亿增量资金来了!首批中证A50ETF全部结募

超百亿增量资金来了!首批中证A50ETF全部结募

小微 小微
58760
2024-03-02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增量资金正持续涌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日,首批10只中证A50ETF全部结束募集,其中平安基金、摩根基金、大成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旗下4只中证A50ETF募集规模均超20亿元,并启动比例配售,权益基金发行热度回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首批10只中证A50ETF合计募集规模超百亿元,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普遍认为,2024年A股大盘风格龙头资产盈利优势有望凸显,且大盘类指数目前已经位于相对低位,龙头白马股的潜力将逐步释放,核心资产“均值回归”是大势所趋,机会可能大于风险。 首批中证A50ETF全部结募 近期,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场情绪快速修复。 市场回暖,助推权益基金发行。截至3月1日,首批10只中证A50ETF全部结束募集。从发行获批到开启认购,再到成功结束募集,中证A50ETF的发行可谓高效。 2月2日,首批由十家公募基金上报的中证A50ETF全部获得证监会批准设立,包括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富国基金、大成基金、平安基金、银华基金、华宝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摩根资产管理。 中证A50ETF跟踪指数为中证A50指数,该指数于2024年1月2日由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从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A50指数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资产指数之一,配置价值得天独厚。”大成基金认为,对于想要高效配置中国优质资产、紧跟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通投资者而言,配置中证A50不失为理想的长期投资选择。 中证A50指数一经发布就受到市场关注。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李茜认为,中证A50指数作为一只大盘风格指数,成份股集中覆盖各行业核心资产。指数编制方法聚焦行业中性的权重配置思路,同时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从中证三级行业龙头公司中选取50只最具代表性且符合互联互通可投资范围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这种创新编制方式有效地避免部分板块超配,确保行业配置更加均衡,广泛地代表中国新经济的整体市场机会。”李茜认为,在经济转型升级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中证A50指数凭借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数编制规则,加之可观的中长期表现,或将成为境内外资金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新方式。 广发证券认为,中证A50指数的长期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同类指数。2016—2023年,中证A50实现0.2的夏普比率,比MSCI A50夏普率高一倍以上。收益方面,区间内中证A50指数年化收益率3.4%,高于MSCI A50指数1.4%的年化收益水平,高于同期一般宽基指数表现。 十箭齐发,首批中证A50ETF均自2月19日开启发售,首募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并均在3月1日(含)前结束募集。 超百亿增量资金将入市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方了解,首批10只中证A50ETF合计募集规模将毫无悬念的超过百亿元,这也意味着超百亿元资金有望于近期直接入市,参与A股投资。 此次发行中,共有4只ETF启动比例配售,权益发行市场持续回暖。 平安中证A50ETF、摩根中证A50ETF率先于2月28日结束募集,并宣布进行比例配售,最终配售比例分别为79.65%和87.79%。 随后,大成基金宣布于2月29日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3月1日,华泰柏瑞中证A50ETF累计有效认购总额亦超过20亿元,触发比例配售。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发行中证A50ETF的机构中既有ETF领域知名宽基大厂,也有正奋起直追参与ETF市场的新锐公司。针对市场份额从零起步的重要宽基ETF,中证A50ETF的上市势必会受到各个机构的积极扶持,这种激烈竞争除了体现在新基金发行上,还有未来的持续营销上。跟踪中证A50指数的ETF规模将持续提升,并为A股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作为布局A股核心资产的重要抓手,中证A50ETF自上报以来就备受市场关注。华泰柏瑞基金认为,产品跟踪的中证A50指数引入ESG评级标准和行业中性配置思路,均衡广泛地刻画了A股各行业龙头的整体表现。李茜认为,目前,在国内积极财政政策的前置、全面进入补库存周期、中美经济周期错位三因素共振下,核心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显著。 近年来,宽基ETF产品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涌现出一批旗舰型产品,已有3只宽基ETF规模超千亿,6只宽基ETF规模超过500亿元。 当下,作为A股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ETF市场迎来蓬勃发展。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功能,持续丰富宽基指数与ETF产品体系,重点推进宽基ETF产品做大做强做优,在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宽基ETF投资参与度的同时,多措并举打造沪市基金市场名片,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