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忽悠式回购!监管最新发声

小微 小微
69851
2024月03月08日

(原标题:严禁忽悠式回购!监管最新发声)

严禁忽悠式回购!监管最新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市公司,严禁这类回购!

近期,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监管就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提醒。3月7日,河北证监局发布了最新一期《河北上市公司监管通讯》(下称《通讯》)。其中,传达了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应诚实守信,严禁忽悠式回购。”

《通讯》称,个别上市公司涉嫌“忽悠式回购”,严重影响上市公司诚信,扰乱市场预期,损害投资者利益。证监会将加大对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查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创新高。

加大对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

《通讯》称,股份回购作为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的功能。近年来,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审慎制定回购方案,依法依规实施回购,股份回购活跃度持续提升,持续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

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回购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但是个别上市公司涉嫌“忽悠式回购”,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只是权宜之计,股价大跌时发布股票回购计划,股价企稳后又找各种理由终止计划。还有上市公司在发布回购计划后迟迟不进行回购等。

上市公司实施发布回购计划,市场和投资者会形成市场预期,若实际执行情况与披露回购计划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与投资者及市场预期不符。这种“回购爽约”行为严重影响上市公司诚信,扰乱市场预期,损害投资者利益。

《通讯》表示,证监会将加大对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忽悠式回购”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3年12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该文件起草说明表示,有意见提出,建议加大“忽悠式回购”打击力度。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证券交易所可以按照业务规则对回购违规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予以纪律处分。近期,证监会对“回购爽约”的上市公司采取了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后续,还将强化监管执法,对于相关主体利用回购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一经查实,坚决予以打击。相关意见已采纳。

回购金额创新高

2月底,信达证券研报指出,2月至今上市公司回购规模超500亿元。从月度数据来看,上市公司2024年1月的回购金额为174.41亿元,相较上月的141.48亿元有所扩大;2024年1月底至2024年2月19日的回购金额为555.41亿元。2月上半月的回购规模创2019年以来新高。

从年度数据来看,2023年底至2024年2月19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为729.82亿元,月均回购规模为437.89 亿元,月均回购规模高于2016年至2023年的所有年份。

2024年1月12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数据称,2023年11月至今2个多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更加积极主动,持续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其间,沪深两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428亿元,披露家数和金额上限同比增长189%和85%;从公告的实施情况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间实际回购增持金额超过277亿元,实施家数及金额同比增长46%和71%。

有公司因忽悠式回购被罚

去年11月,合纵科技因忽悠式回购收到了罚单。北京证监局在《关于对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中表示,合纵科技2023年11月13日发布《关于回购股份方案实施情况的公告》称,截至2023年11月10日,本次股份回购期限届满,回购期限内公司未实施回购。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第三十六条的规定。

北京证监局对合纵科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合纵科技应当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证监局报送书面整改报告,并按照整改期限完成相关回购事项。

据悉,根据前期公告,合纵科技自2022年11月10日起开始实施股份回购方案,拟在12个月内斥资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回购股份。然而,回购期满时合纵科技并未实施回购。合纵科技解释称,公司未能完成本次回购的原因系,保障公司业务正常开展,优先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责编:罗晓霞

校对:王朝全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关于红利策略你需要知道的四个知识

关于红利策略你需要知道的四个知识

小微 小微
64359
2024-02-12
过去三年A股市场反复震荡,但红利策略却表现颇为亮眼,与整体行情形成较强反差。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2020/12/31~2023/12/29期间,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区间涨幅为35.47%,相较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达37.94%。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开年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字头”板块在弱市中强势拉升,红利策略依然一枝独秀,跑出了超额收益。那红利策略为何持续“吸睛”,红利行情是昙花一现还是“这次不一样”?本文将对你需要知道的关于红利策略的四个知识进行分析。 01什么是红利策略? 红利策略顾名思义,就是以股息率为核心指标的投资策略。早在上世纪30年代,红利策略就是股票投资中经典投资策略之一。 在格雷厄姆著作的《证券分析》一书中就指出,“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重要可靠的部分。” 随着近些年来的持续发展,如今许多投资机构在此基础上将红利策略完善为:盈利与报表质量优秀、现金流状况良好、分红稳定可持续、杠杆率与估值合理,以防御属性为主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 02红利行情 是昙花一现还是“这次不一样”? 红利行情是否有可持续性?对此海通证券数据分析道,红利资产通常在市场越弱时超额收益越明显,但随着市场转强,超额胜率显著下降。Wind数据显示,以三个月持有期为例,市场大涨、小涨、小跌、大跌时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获得正超额收益的概率分别为28%、42%、64%、69%。 此外,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利率下行周期中股息率的性价比将显著提升。据华福证券统计,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长期处于低利率、低通胀时期,红利策略在大部分时间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数据来自华福证券 过去一年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多次调低存款利率,央行也持续降准降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十年期国债利率已下行至2.5%左右。所以在宽货币环境下,我国利率或将长期处于下行通道,红利策略吸引力或进一步提升。 03红利策略和“中特估”有什么关系? 红利策略通常有着高股息和低估值的特征,而符合这些特征的往往是公用事业、银行、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传统国央企大市值板块。所以红利策略与“中特估”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近年“中特估”风起,国务院国资委在政策层面多次强调“中特估”体系建设,并明确“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其中“一利”指的是对利润指标的考核,充分体现国央企对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五率”,即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营业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 随着国资委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市场预期国央企盈利质量有望改善。此外,随着改革推进,国央企将更有动力制定合理、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提升分红水平。 04红利策略需要注意什么? 红利策略投资要避免三类陷阱: 一是高杠杆率下的“高股息陷阱”,这一类公司的高股息率是由高杠杆率支撑,公司本身的质地可能存在较大问题; 二是“周期类陷阱”,这一类公司处于周期行业,其业绩具有高波动性,未来分红可持续性较不确定; 三是“价值陷阱”,这一类公司尽管估值较低,但可能是由于行业、公司质地、周期等因素处于“价值陷阱”阶段,其估值或有可能走向更低。 所以兼顾分红意愿、分红能力、尤其是未来具有可持续分红能力的公司,是更合意的红利策略标的。...
突发!巴菲特,大抛售!

突发!巴菲特,大抛售!

小微 小微
75490
2024-02-15
(原标题:突发!巴菲特,大抛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罕见!“股神”巴菲特突然抛售苹果。 当地时间周三盘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13F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以期间平均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18.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不过,目前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持有资产中占比为50.19%。 与此同时,苹果的重磅产品遭遇“翻车”。起售价高达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000元)的苹果Vision Pro在美发售不到两周时间,谷歌搜索趋势显示,“退货Apple Vision Pro”的搜索量激增。另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北京时间2月14日,苹果Vision Pro已经开始陆续接到用户的退货。 另外,一则关于苹果设计团队的人事变动也引发关注。2月14日,彭博社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中任职时间最长的高级工业设计师巴特·安德烈(Bart Andre)即将离职。这标志着,前苹果知名设计师乔尼·伊夫(Jony Ive)领导的创造苹果美学的“灵魂团队”几乎全部解散。 巴菲特突然抛售 当地时间周三盘后,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公布的2023年四季度13F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减持了1000万股苹果股票,以期间平均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18.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该公司对苹果的持股比例降至5.9%。 目前,苹果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第一大重仓股,在披露持有资产中占比为50.19%。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周三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为16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苹果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美股大型科技公司阵营中明显掉队,已经失去了美国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冠。截至最新收盘,苹果年内累计下跌超4%,同期纳斯达克指数大涨超5%。对比之下,英伟达暴涨49%,微软累计涨幅达9.1%,谷歌涨超4%。 同时,苹果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其App Store政策面临的监管审查、在中国市场销售下降以及投资者对其增长前景的担忧。几位分析师已经下调了对这支股票的评级。 据最新披露的13F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在去年第四季度还减持了在惠普的持股,同时增加了对雪佛龙、西方石油的持仓比例。该公司重仓股包括,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雪佛龙。截止第四季度末,该基金持仓总规模为347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340亿美元。 苹果“大翻车” 苹果Vision Pro在美发售不到两周时间,谷歌搜索趋势数据显示,“退货Apple Vision Pro”的搜索量激增。 2月14日,凤凰网科技报道,上市不到两周时间,苹果公司的首款头显Vision Pro已经开始陆续接到用户的退货。 部分用户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列出了退货的原因,主要包括: 1、戴在头上很重,虽然Vision Pro看似很轻便,但实际上重量达到600~650克,接近12.9英寸iPad Pro的重量。 2、对眼睛不友好。 3、它让我头疼,每次戴上它我都会头疼几个小时。 4、没有足够的应用程序,如果你想使用该设备完成工作,它缺少很多必需品,例如 Chrome 和 Grammarly。 5、它太大了,不方便携带,甚至无法放入背包中。 6、续航焦虑,Vision Pro的电池容量才3166mAh,最多两个半小时,这东西就没电了。 一名YouTube科技视频博主法尔扎德·梅斯巴希(Farzad Mesbahi)表示,“我无法把它作为一款科技/生产力设备使用。” 他表示,即使他能舒服地坐着,在头上和脸上戴一个设备也会很不方便。自己不会像使用智能手机、平板和电脑那样长时间使用头显。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部分用户承认,他们购买Vision Pro就是为了退货,只是为了体验一下它的功能。其中,一名用户马特·施耐德(Matt Schneider)买了Vision Pro(随后退货),喜欢用它浏览Instagram和观看YouTube视频。他表示:“如果苹果认为我会花4000美元买它,那他们就疯了。” 值得一提的是,脸书母公司Meta CEO扎克伯格也体验了Vision Pro,结果或许令他长舒一口气。由于Meta的头显与Vision Pro存在直接竞争,苹果头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Meta。 当地时间2月13日,扎克伯格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点评了Vision Pro。扎克伯格在客厅中使用Quest 3(Meta的VR设备)的穿透模式拍摄了这段视频。 扎克伯格表示,在使用了Vision Pro后,“我不仅认为Quest更具性价比,我还认为它是更好的产品,不接受反驳(period)”。 他认为,Quest 3的重量轻了120克,更便于舒适地长时...
【ETF观察】2月28日股票ETF净流出329.45亿元

【ETF观察】2月28日股票ETF净流出329.45亿元

小微 小微
61643
2024-02-29
证券之星消息,2月28日,上证指数报收2957.85,下跌1.91%;深圳成指报收9047.09,下跌2.4%;行业主题中,煤炭、公用事业涨幅居前,电子、通信、计算机领跌。从当日股票型ETF基金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以上证国企、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中证全指电力与电网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涨,其中中银上证国企100ETF、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博时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分别以0.89%、0.67%、0.62%的涨幅居前三。以中证2000、创业板中盘200、中证全指通信设备等指数为跟踪标的的ETF基金领跌,其中银华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汇添富中证2000ETF、富国中证2000ETF分别以-8.09%、-7.32%、-7.28%的跌幅居前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股票型ETF基金合计资金净流出329.45亿元,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86.82亿元,5个交易日中出现日合计资金净流出的有2天(ETF资金流向是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减去前一交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的结果,当日ETF资产规模计算值=当日ETF净值 * 当日份额,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有3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入,其中净流入排首位的是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份额增加了8.85亿份,净流入额为7.49亿元。净流入排行TOP10如下: 当日有733只股票型ETF基金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净流出排首位的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份额减少了5.22亿份,净流出额为31.04亿元。净流出排行TOP10如下: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券之星IPO周报:下周2只新股申购(名单)

证券之星IPO周报:下周2只新股申购(名单)

小微 小微
64735
2024-03-01
一、本周IPO回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本周申报 本周,A股依然保持“零申报”,沪深京三市均无新增申报上市的公司。不过,北交所方面有5家公司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 其中,浙江丰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岛食品”)2月27日回复了第三轮审核问询函,对于北交所关注的“进一步说明发展空间”问题,丰岛食品称:从行业集中度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罐头行业取得了快速增长,但罐头企业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普遍不高。虽然水果罐头内销市场存在规模较大的竞争企业,如欢乐家、林家铺子等,但都尚未达到垄断地位,公司具备从细分品类、细分人群入手破圈的机会和能力。在未来发展中,公司将通过差异化市场战略进一步占据市场地位。 主营业务方面,丰岛食品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果蔬罐头为主,主要产品有桔子、黄桃、什锦、红西柚等罐头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国内客户包括山姆会员店、世纪联华、大润发、零食很忙等国内知名零售连锁企业。 募集资金方面,丰岛食品此次拟募资2.02亿元,分别用于湖北丰岛年产3万吨食品罐头扩建项目(1.29亿元)、浙江丰岛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385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505万元)。 2.本周上市 回顾本周新股市场,本周上市的2只新股取得了较好表现。 从首日表现看,肯特股份实现了翻倍上涨,首日盘中大涨352.91%,中一签新股最多浮盈超过3万元,达到34285元;收盘涨幅收窄,但也有258.62%。龙旗科技首日盘中也一度翻倍,涨幅超过110%,收盘涨幅99.69%,“四舍五入”也算是一只翻倍股。 从周内表现看,新股市场近期还是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周三登录创业板的肯特股份“上市即巅峰”,周四盘中大幅下挫,周五继续阴跌,截至3月1日收盘,肯特股份最新报价60.48元/股,虽然相比发行价19.43元/股仍有211%的涨幅,但相比首日收盘价已经回撤了47个百分点。 二、下周IPO预览 1.下周新股申购一览 下周,新股市场有所回暖。根据初步安排,下周一暂定有2只新股申购,科创板、创业板各1只。(此外,由于北交所新股申购信息为提前一个交易日披露,因此,下周可申购的新股数量或会略有变化。) 从主营业务看,美新科技主要从事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户外地板、墙板、组合地板等新型环保塑木型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院落阳台、公用建筑设施、园林景观建设等户外环境。公司产品主要在境外销售,市场覆盖全球各大洲超过5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自主品牌“NewTechWood”已成为业内著名品牌。报告期内公司以自主品牌销售为主,自主品牌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逐年提升,最近一期占比接近80%,部分客户采用ODM模式进行销售。 中创股份是国内领先的基础软件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向党政、军工、金融、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领域提供中间件软件销售、中间件定制化开发和中间件运维服务。目前,公司已取得141项发明专利及191项软件著作权,产品服务于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广发银行、南方电网等知名客户。 2.下周上会新股一览 下周,A股暂定无新股上会。...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

小微 小微
56165
2024-03-05
(原标题:收评:沪指涨0.28%,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医药等板块走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时报网讯,3月5日,沪指盘中震荡上扬,上证50指数涨超1%,北证50指数大跌超3%;两市成交额连续5日突破万亿元大关,北向资金午后逐步进场扫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报3047.79点,深证成指跌0.23%报9416.8点,创业板指微跌0.06%报1833.66点,上证50指数涨1.15%,北证50指数跌3.49%;两市合计成交1067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15.54亿元。 盘面上看,军工、旅游、银行、保险等板块拉升,飞行汽车、AI手机、消费电子概念等活跃;环保、家居、医药、石油、农业、地产、券商等板块走低。 华龙证券指出,2月市场连续上行,资金短期获益明显,2月末因部分在市资金存在“高切低”或拟入市资金观望待机,引发市场短期调整。不过市场仍处于底部区域,当前布局市场的价值明显。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在“赚钱效应”回归的情况下,市场流动性持续改善。政策不断“输出”将促进经济持续改善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预期好转。因此市场短期调整将提供布局机会,3月份有望筑牢“市场底”。建议关注政策和行业利好催化,并选择估值合理、业绩预期改善、历史3月胜率较高方向。...
骏鼎达(301538)新股概览,3月11日开始网上申购

骏鼎达(301538)新股概览,3月11日开始网上申购

小微 小微
50348
2024-03-08
证券之星消息,深市创业板新股骏鼎达将于3月11日开始网上申购,申购代码为301538,中签号公布日为3月13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深圳市骏鼎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及TS16949汽车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下设绝缘材料事业部,塑胶产品事业部及单丝事业部。公司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以“多元化发展,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广大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的服务宗旨。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设计开发人员,生产工艺坚持持续改善,产品品质追求尽善尽美。在短短几年内,以其优良品质,热忱服务,深受广大客户的信赖,在本行业中独站鳌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出口到欧美市场的家用电器,灯饰,电脑周边设备及线材加工等行业。市绝缘材料事业部,主要负责伸缩编织套管的生产及国内外的销售,为达到欧美国家对产品认证及环保方面的要求,产品先后通过了美国UL认证(E303531),加拿大CSA认证(24083),RoHS环保认证及无卤环保认证。以质优,价廉,服务迅速,畅销于国内外,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鉴于国内市场生产企业众多,品质混乱,本公司一直坚持以国际化品质为基点,产品原材料全部采用达到UL阻燃VW-1标准的PET丝编制而成,阻燃效果极佳,产品编织工艺精细,完全可以达到及替代欧美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另本事业部的其它产品有硅胶管,玻璃纤维套管,铁氟龙套管,热缩套管,高压母排管及浪管。公司主营业务为一般经营项目是:塑胶产品、电子产品、绝缘材料、编织产品、灯饰配件、计算机软硬件、五金制品、金属制品、隔热保温材料的科技开发与销售;电热工具、裁切工具、电子工具、电子元器件、热风筒、发热器件、包装材料的销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信息咨询;编织产品、电子塑胶产品、五金制品、金属制品、隔热保温材料的生产;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和禁止的项目)。(同意登记机关调整规范经营范围表述,以登记机关登记为准),许可经营项目是。。其产业链上游为树脂材料、复丝等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下游为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讯电子等功能性保护套管需求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客户集中度方面,报告期各期,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88%、16.29%、20.42%、24.14%。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管和功能性单丝等,所处行业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高分子改性保护材料应用空间已逐步从燃油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机车等应用领域拓展到诸如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航空航天、光伏等新兴应用领域,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仍在不断拓展。 从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看,国内市场上的功能性保护套管企业可划分为三大梯队,具体如下:第一梯队是技术领先的跨国公司,如辉门、德芬根、瑞纳智等,在尖端产品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第二梯队是产品系列化、规模化的国内领先企业,如骏鼎达、宁波诗兰姆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第三梯队是小规模生产企业,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类别单一,基本不具备体系化研发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根据该公司情况,我们认为其可代入参考的可比公司为:必得科技、天普股份、沃尔核材、科创新源 骏鼎达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44亿元,同比上升23.28%;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上升22.61%;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上升21.58%;负债率21.43%,财务费用-138.12万元,毛利率43.3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