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

小微 小微
57556
2024月03月04日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应对老龄化,需要让老人的钱袋子鼓起来。在现有的养老第一、第二支柱基础上,国家大力发展第三支柱。鼓励养老金参与股权投资,不仅可以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提振金融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也更加自主可控,为养老金融创造更高收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在《关于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限制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中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存在两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三大具体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存两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金李:建议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股权投资是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权投资生态,覆盖天使、中试、风投、私募、接续、并购等各个环节,支持了数以万计的科创企业。

近年来,由于退出渠道不畅、回报有限、耐心资本缺失等原因,民间资本投向股权领域特别是早期科创项目的积极性降低。为提振信心,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实现投早投小投科技,建议放宽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的限制,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金李认为,鼓励养老金参与股权投资,不仅可以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提振金融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也更加自主可控,为养老金融创造更高收益。但目前存在两大问题:

其一,国家社保基金投资股权领域的收益虽然更高,但是被允许配置的比例过低。多年来,国家社保基金投资股权的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远超固定收益资产。近年在资本市场整体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也达到了7%以上,即使受政策等各种因素限制、收益率最低的基金也在年化3%以上,高于大部分固定收益产品。所以,只要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风险,加上投资期限较长,可实现高于固定收益产品的回报。过去受政策限制,国家社保基金虽然可以进行股权投资,也可以进行债权投资。但是股权投资比例的上限仅为10%,而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比例则不低于40%。各省养老金上缴中央统一管理的部分则不允许投资股权,这主要是为了保障投资安全,控制风险。就实际投资数据来看,按照已累计出资额计算,创投基金占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比例仅为3.4%,远未达到国家允许的10%的上限,也远低于美国养老金配置私募股权的8.9%和加拿大32%的比例。

其二,过去若干年,出于政治风险和社会影响的考量,国家社保基金极少对单个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据了解只有一家。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是,由国家社保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与到市场化的、支持科创的地方性基金,比如在深圳、北京和上海试点的国家社保基金的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在这种模式下,社保基金的权威性和规模性可以有力地支持地方性的、行业性的、政府参与的、经过业绩验证的市场化科创基金。一方面为科技创新市场提供充足的金融资源,另一方面也规避了国家直接投资单个项目所产生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这些科创专项基金最终支持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大多属于民营企业,这也更好体现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提振民企信心。

三大具体建议

针对放宽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限制,金李提出三项具体建议。

其一,放宽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投资风投领域的比例限制,并鼓励商业化养老金适量配置股权投资。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产业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含创业投资基金)不得高于10%”的比例上限提高至20%,并且允许各省养老金由国家统一管理部分以适当比例(建议15%)投入股权领域,同时不再要求至少40%投固收产品。同时,鼓励养老金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自主选择配置创投基金类产品的比例,发挥好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的自主选择性,为愿意承担较高风险和收益预期较高的个人、企业年金提供充足的丰富的配置策略。通过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为未来养老金大比例参与创业投资进行政策试水。对于部分慈善公益性质的资金,比如大学教育基金会,亦可在合规前提下放宽限制。

其二,中长期资金更加重视以组合投资的方式进入股权领域,为避免单个项目风险过大,建议规范中长期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方式为组合投资。同时鼓励以基金方式进行组合投资,不对单个投资项目进行考核,从而避免因为担心国有资产流失而束缚住投资的手脚。

其三,适度发展S基金。目前全国一级股权投资存量资产大约在14万亿的规模,有意愿进场的资金体量充其量在千亿级别,二者存在量级差异。而中长期资金如果能够在期限为7年的直投基金运行到第3年或者第4年进场,此时被投项目组合已经基本成形,可以在公允市场价格基础之上进行一定折让购买,降低投资不确定性,又享受了一定的资产价格折让,提升投资回报,也更加符合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对稳健性的要求。

校对:苏焕文

其他相关 RELEVANT MATERIAL
巴菲特,又出手!

巴菲特,又出手!

小微 小微
61604
2024-01-28
太罕见!巴菲特连续出手增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美国SEC公告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在1月23日到1月25日期间,每天都买入追踪自由媒体集团旗下天狼星XM权益的追踪股LSXMA,加上此前1月12日到1月17日期间买入的LSXMK,共计买入超过140万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地时间1月26日,《巴伦周刊》报道,据统计,2024年1月,伯克希尔公司已累计加仓了700万股上述追踪股,整体仓位达到7000万股,对应价值约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0亿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伦周刊》报道称,最近的购买表明,伯克希尔公司继续看好该交易,并且可能会继续购买更多跟踪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普通股票,追踪股打破了传统证券理论下股票资产的不可分割性,融入了将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的思想,使股票收益权与母公司业务分支实体的经营业绩挂钩;同时也突破了“一股一票”式的公司决策参与权。追踪股可能不具有决策参与权,或者是一种大小呈动态变化的决策参与权。 据了解,LSXMA、LSXMK和LSXMB都是自由媒体集团发行的、针对其拥有的自由媒体巨头天狼星XM 84%股权的追踪股。经过不断加仓后,伯克希尔公司现在拥有超过两成的上述追踪股。 分析人士表示,伯克希尔公司押注这些股票的主要逻辑或许是看中了背后的交易性机会。 多家量化巨头“围猎”天狼星 去年12月12日,自由媒体集团与天狼星XM宣布,双方决定简化追踪股的交易结构。自由媒体天狼星XM追踪股集团(也就是LSXMA、LSXMK和LSXMB),将与天狼星XM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保留天狼星XM的品牌和交易代码“SIRI”。双方预期,这笔交易将在2024年三季度初完成。 根据交易安排,天狼星XM的现有股东,将按照1:1的比例获得新天狼星公司的股票,而现有追踪股的持有人,将按照1:8.4的比例获得新公司股票。 截至1月26日美股收盘,天狼星XM的每股价格为5.34美元。 而LSXMA的价格为30.97美元。在押注这笔交易的投资者看来,如果半年后交易完成,LSXMA的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值44.86美元的天狼星XM股票,其间45%的套利空间让不少资管巨头趋之若鹜。 事实上除了伯克希尔以外,量化巨头千禧年、Point72和包普斯特等也都在参与这场“豪赌”。 不过分析人士也警告称,一旦追踪股的股东们拿到新公司的股票,他们极有可能蜂拥卖出,从而导致股价崩盘。...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

小微 小微
51923
2024-01-30
(原标题: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获批 产业链有望扩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周五,司美格鲁肽原研厂商诺和诺德宣布,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商品名诺和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是国内乃至全球目前为止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尽管此次口服司美格鲁肽仅获批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并不涉及减重适应症,但在前期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的“减肥神针”光环加持下,口服药获批仍然引爆了A股减肥概念股。1月29日,A股减肥概念股集体拉升,截至收盘,昊帆生物、常山药业、诺泰生物、丽珠集团等个股逆势收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口服药获批,产业链获益几何?这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口服司美格鲁肽和司美格鲁肽注射剂有何区别、是否能用来减肥?二是口服药的市场有多大?三是口服药的产业链和注射剂的产业链有什么不同,原料药是否也供不应求? 目前只获批用于降糖 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实际使用中被大量用于减肥,但此次获批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并不是“减肥神针”的“口服版本”。目前该药在国内只获批用于降糖,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 就算是只获批用于降糖,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获批也意义重大。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获批,诺和忻有望引领中国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新标准,标志着国内GLP-1RA类药物将进入口服时代。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获批的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但单独服用后并不能较好地解决患者的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合并代谢异常疾病。诺和忻的全球系列3期临床研究(PIONEER)覆盖了2型糖尿病的全程管理,验证了司美格鲁肽片在多种治疗背景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诺和诺德官网表示,研究证实,口服司美格鲁肽片除能有效降糖外,还具备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能力。其中,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忻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最高达92.3%。在OASIS1试验中,口服司美格鲁肽50毫克在肥胖症和超重患者中实现了17.4%的减重,约18.3千克。 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减重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只是临床数据初步验证了其具备减重效果,但并发症还不明朗,全球范围内均未获批上市,专家提醒患者“切不可盲目超适应症用药”。 在降糖方面,市场空间也不小。据统计,中国约有1.4亿糖尿病患者,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据药融合云数据库统计,2021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的销售额已达575.71亿元。有预测数据表示,未来中国的降糖药市场有望突破1000亿元。 此前,口服司美格鲁肽片已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之后相继在欧洲和日本陆续上市。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约为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1%。而包括注射剂在内,2023年三季报,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已突破1000亿元,成为当下“最闪亮”的现象级单品。 产业链有望扩容 口服司美格鲁肽新药的获批,标志着中国GLP-1RA类药物进入口服时代。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预计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上市销售后,将进一步增大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GLP-1多肽类药物销售规模迅速扩张。从国内GLP-1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样本医院GLP-1多肽类药物市场份额最大的产品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市场份额达到38%。有预测数据表明,2022年GLP-1整体销售额达60亿元。 降糖不是多肽类药物的终极目标。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GLP-1药物,核心布局的适应症市场为减重。而减重方面,目前已经有二十余家企业的GLP-1药物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开发阶段,此外还有多款药物处在临床前阶段。 其中,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仿制药、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获批上市;礼来的替尔泊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已经进入NDA阶段。此外,信达生物的IBI362、先为达生物的XW003注射液、礼来的Orforglipron胶囊、诺和诺德的CagriSema已经进入3期临床。 尽管此前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在降糖、减重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但注射剂仍然不够便捷。口服药在研发过程中,面临胃肠道低pH值、蛋白水解酶活性问题而导致其还未发挥效果就在胃中被降解的难题。为此,诺和诺德在口服药中创新性地加入了“SNAC吸收促进剂”。 SNAC是目前最先进的肠渗透促进剂,被广泛用作口服药物制剂的递送剂。SNAC与司美格鲁肽共同使用可减少胃蛋白酶对司美格鲁肽分子的降解,SNAC的促吸收作用可将口服给药途径的司美格鲁肽分子生物利用度提高约100倍,促进司美格鲁肽在胃内吸收,使得口服给药后的司美格鲁肽生物利用度大大增加。 有券商研报指出,口服司美格...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小微 小微
63537
2024-02-07
问:近期,证监会就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有哪些安排?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答:经研究决定,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近期,我会结合市场情况对融券业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举措。相关制度实施以来,融券余额已下降24%,目前已降至63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0.1%。 本文转载自 证监会发布...
春节休市为什么基金还有收益?

春节休市为什么基金还有收益?

小微 小微
72184
2024-02-16
一般情况下,春节期间股票市场都会休市,所以基金净值也不会产生波动。那么为什么有些基金会在春节结束后净值更新时产生收益呢?为此,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春节期间基金收益的小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货基债基春节收益“不打烊” 基金分为很多种类,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春节收益“不打烊”的基金莫过于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 货币基金是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的基金,短期货币市场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这些产品的利息不会受到周末和节假日的影响。因此,货币基金不受股票市场休市影响,在春节期间也会产生收益。 此外债券基金同样也会在春节期间产生收益。债券基金的收益有两部分主要来源:一部分是债券价格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收益,另一部分是债券产生的票息收益。虽然资本利得收益会受到债券市场休市影响,但票息收益也是按天计算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确认份额并产生收益一般是在申购后的第二个交易日(T+1),所以只有在2024年2月7日15点前成功申购的基金才会收到“春节红包”。 02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和国债逆回购略有优势 除了上述常规品种外,这些年越来越受市场欢迎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国债逆回购也会在春节期间产生收益。 同业存单指的是银行在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同业存单的期限在1年以内,是银行的短期融资工具。所以这类产品的收益也是来源于利息,在春节期间不会中断。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收益率通常会略高于货币基金,但一般会设有7天的持有期。不过投资者们不必担心,春节假期也会计入7天持有期里,所以对实际流动性不会产生影响。 想要在春节假期享受利息,国债逆回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国债逆回购是将账户中的可用资金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拆借出去,以获得一定的利息收益,是一种短期出借资金行为,安全性近似于国债。国债逆回购的期限,最短的为1天,最长的为182天。如果操作得当,投资者可以借出1天的国债逆回购,就能享受整个春节假期的收益。具体来看,和基金同理,投资者在2月7日当天,不论是买了哪个期限的国债逆回购(包括1天期在内)都能在整个假期产生收益。但在2月6日,则需购买至少2天期的国债逆回购。 03QDII基金“各凭本事” 之前提到的各类产品,不论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还是同业存单、国债逆回购,其本质都是通过利息来获得收益。那么风险偏好较高的股票类基金投资者,持基过节能不能也有收益呢?还真有,对于投资QDII基金的投资者,其在春节期间也有机会获得收益。 QDII基金即投资于海外市场的基金。由于各国文化差异带来的假期安排不同,有许多海外市场在中国春节期间并不会放假休市。所以理论上,只要春节期间该QDII基金投资的对应市场涨了,那么QDII基金的投资者也有机会收到相应的利润。但如果对应的市场跌了,那亏损同样也是跑不了的。所以QDII基金投资者要“各凭本事”了。 不过投资者们需要注意,尽管QDII基金的实际净值在放假期间会有波动,但在非正常交易时间,基金的净值并不会实时更新,而是会在假期结束后统一结算最终净值。...
A股利好!龙年首日回购潮凶猛!多家公司回购金额达1亿元以上

A股利好!龙年首日回购潮凶猛!多家公司回购金额达1亿元以上

小微 小微
72524
2024-02-20
朋友们,2月19日,龙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一根长阳开门红,更有大量利好来了,为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上市公司们群起回购、增持,第一天就掀起回购热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不完全统计,2月19日晚间发布回购和增持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或达上百家。多家公司回购金额达1亿元以上,有增持2亿元到4亿元的,也有回购1.5亿元到3亿元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联社统计显示,回购或增持上限达1亿元的就达近30家。 具体来看,回购、增持的公司都表示是为彰显对公司的信心。 中国化学: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拟2亿元至4亿元增持股份 2月19日晚间,中国化学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国化学工程公司的通知,中国化学工程的一致行动人国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4亿元。此次增持计划不设定价格区间。 中国化学表示,本次拟增持股份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中国化学工程决定由国化公司作为增持主体,实施本次增持股份计划。 2月19日,中国化学股价涨1.72%,收报6.51元,总市值398亿元。从2021年9月高位下来,中国化学的股价跌幅近6成。 铜业龙头江西铜业:拟回购1.5亿元到3亿元 江西铜业公告称,董事会通过议案,拟回购1.5亿元到3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6元/股(含)。 江西铜业表示,回购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公司未来发展,经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因素,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以推进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相匹配。本次回购股份的目的系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需。 2月19日收盘,江西铜业的股价收涨3.12%,报18.83元,总市值为652亿元。从2021年年初高位下来,江西铜业的股价跌幅约40%。 航空公司也回购 吉祥航空拟回购1亿元到2亿元 吉祥航空表示,拟回购1亿元到2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15.00元/股(含15.00元/股)。 吉祥航空表示,回购的目的是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2月19日,吉祥航空股价微跌0.37%,股价报13.5元,总市值299亿元。...
啤酒行业高端化方向不变 今年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啤酒行业高端化方向不变 今年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小微 小微
59894
2024-02-23
(原标题:啤酒行业高端化方向不变 今年盈利水平有望提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啤酒行业在存量博弈中保持了增长态势,截至目前,珠江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已悉数剧透2023年营收、净利润保持增长的经营业绩,此外,暂未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情况的青岛啤酒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华润啤酒去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也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仅兰州啤酒2023年业绩告亏。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24年,啤酒行业产品结构继续优化,高端化发展方向不变,而在大麦、包材等啤酒主要成本价格下降高确定性背景下,今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多家啤酒企业 去年业绩保持增长 具体来看,2月21日晚,珠江啤酒最新出炉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该公司营收53.7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49.28亿元同比增长9.13%,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4.43%,上年同期为5.9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对此,珠江啤酒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总抓手,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3年,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40.28万吨,同比增长4.79%,实现了公司营收、净利润、资产总额等财务指标的同比增长。 此前,珠江啤酒接受机构调研时曾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纯生啤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5.01%(其中,97纯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3.28%),未来将继续推进产品升级,完善产品体系建设,加强市场开拓和产品推广。 管中窥豹,珠江啤酒折射着整个啤酒行业的发展情况。 春节前,重庆啤酒也出炉了2023年业绩快报,与珠江啤酒类似,去年重庆啤酒营收、净利润也均实现了微增:营收同比增长5.53%至148.1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78%至13.37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3555.5万千升,同比增长0.3%。 重庆啤酒表示,面对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和竞争更加激烈的啤酒市场状况,公司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2023年销量优于行业水平,同比增长4.93%,得益于多元化的品牌组合及有效的定价策略,营业总收入增长5.53%。 向高端转型驱动高增长 据了解,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多年,目前已迈向量稳价增、降本增效的存量博弈时代,受制于啤酒消费需求边际放缓,2013年我国啤酒产量见顶,目前已形成了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重庆啤酒五大啤酒企业为主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五大企业总市场占有率已超过90%。 截至目前,青岛啤酒、华润啤酒暂未披露2023年业绩情况,但据已披露信息,青岛啤酒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42%、15.02%,华润啤酒去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则分别同比增长13.6%、22.28%,另外,惠泉啤酒去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也均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增30.56%。 燕京啤酒2023年则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据燕京啤酒披露,预计2023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5.75亿元—6.85亿元,同比增长63.22%—94.44%,上年同期盈利3.5亿元。 燕京啤酒解释称,2023年,公司围绕内部“十四五”发展规划,不断强化总部职能,通过持续推进生产、营销、市场和供应链等业务领域的变革,实现经营效益、运营效率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扩大中高档产品占比,采用多品牌组合,建立针对不同区域的多梯度品牌战略,不断顺应消费趋势,满足消费者需求。”近日,燕京啤酒高管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2024年行业盈利水平 有望提升 亦有个别啤酒企业陷入亏损,如兰州啤酒。兰州啤酒2023年预亏3600万元—4200万元,较2022年的亏损2924.42万元亏幅进一步扩大。兰州啤酒称, 2023年,公司属地市场啤酒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公司啤酒产品在市场规模、品牌效益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公司本期主营业务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有啤酒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低端啤酒时代,单一品牌可以获得极高的市占率,但高端化阶段,厂商需要通过丰富的品牌矩阵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厂商应具备多品牌运作力。 申港证券啤酒行业分析师近日发表研报指出,当前中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行业参与者共同良性发展,预计2024年啤酒行业高端化的方向不变,相比成熟市场,中国啤酒吨价整体仍低,低端啤酒占比过高的现实没有改变,“2017年以来的啤酒高端化浪潮尽管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价格带提升,但未来提升空间仍大”。 另外,上述分析师同时指出,大麦、包材构成了啤酒行业的主要成本项,随着大麦价格高位回落叠加澳麦的放开,玻瓶、铝材、瓦楞纸等包材价格也进入下行周期,预计2024年啤酒行业的成本回落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因此,行业的盈利水平仍有望提升。...
热门标签